[实用新型]一种带自检功能的集成电路测试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5810.5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0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卢旭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利扬芯片测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G01R31/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检 功能 集成电路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芯片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自检功能的集成电路测试板。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半导体行业的不断扶持,越来越多的芯片从进口转为本地制造,逐步摆脱对芯片进口的依赖。如触摸屏控制芯片就已由国内厂商完成研发设计,大量使用在智能手机上。从设计到到制造完成,中间就必须经历测试才能保证芯片的性能和品质,在大批量测试芯片的过程中需要确定测试系统的正确性才能避免批量性的不良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带自检功能的集成电路测试板,该带自检功能的集成电路测试板可及时发现其对芯片的测试是否正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带自检功能的集成电路测试板,包括测试板和单片机,所述测试机包括用于控制外部引脚状态的第一芯片以及至少一个电子继电器,所述单片机通过IIC总线与第一芯片通讯,第一芯片通过电子继电器选通不同被测芯片,并发送电平信号至被测芯片的管脚,单片机通过IIC通讯总线与被测芯片的该管脚通讯。
所述第一芯片为型号是TCA6426的第一芯片。
所述电子继电器为型号是MAX4616的电子继电器。
所述型号是MAX4616的电子继电器设置有七个。
所述型号是TCA6426的第一芯片的Site1SWVCC引脚接有滤波电路。
所述滤波电路包括多个并联的电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单片机供软件工程师编写软件,当测试进行时开始计数,当测试芯片的数量达到预定值之后,停止测试进行测试板自检模式。进入自检模式后由单片机通过IIC通讯方式发送指令到第一芯片上,第一芯片接收到指令后通过IO控制测试板上的电子继电器,选通电子继电器的不同通路,然后发送高电平,而同时计算机通过IIC通讯方式向被测芯片发送指令,让被测芯片进行对应通路电平的检测,如果相应的通路检测到高电平,则测试通路正常。如果检测不到高电平,被测芯片反馈失效信号通知单片机,单片机检测到结果后停止测试,通知技术员。当高电平测试完成后,使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发送低电平测试,低电平测试可防止被测芯片的引脚全部接在一起而一直输出高电平,被误认为测试通路正常。如果两个模式都测试正常,单片机发送信号使测试板退出自检模式,重新配置进入测试模式。本实用新型通过测试板自检模式,可及时发现测试板对被测芯片的测试是否正常,进而避免产生批量性的不良品。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自检功能的集成电路测试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型号是TCA6426的第一芯片U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型号是MAX4616的电子继电器U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型号是MAX4616的电子继电器U3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型号是MAX4616的电子继电器U4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型号是MAX4616的电子继电器U5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型号是MAX4616的电子继电器U6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型号是MAX4616的电子继电器U7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型号是MAX4616的电子继电器U8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滤波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的一种带自检功能的集成电路测试板,如图1所示,包括测试板和单片机,所述测试机包括用于控制外部引脚状态的第一芯片以及四个电子继电器,所述单片机通过IIC总线与第一芯片通讯,第一芯片通过电子继电器选通不同被测芯片,并发送电平信号至被测芯片的管脚,单片机通过IIC通讯总线与被测芯片的该管脚通讯。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芯片为型号是TCA6426的第一芯片。
具体的,所述电子继电器为型号是MAX4616的电子继电器。
具体的,如图3至图9所示,所述型号是MAX4616的电子继电器设置有七个,分别为U2至U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利扬芯片测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利扬芯片测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58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