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抱杆防倾斜顶升导轮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3881.1 | 申请日: | 2015-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1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米成宏;周雪丰;郑怀鹏;汤争争;李岗;侯万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62 | 分类号: | B66C23/62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张荣亮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抱杆防 倾斜 导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升导轮组,尤其涉及一种电力抱杆防倾斜顶升导轮组。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抱杆顶升环梁是用于顶升整个塔身的装置,与顶升油缸相连,并跟随油缸一起完成顶升运动。如图1和图2所示,在现有的顶升环梁上有一组顶升导轮,顶升时两侧顶升油缸将顶升环梁顶起。
但是,由于制作上的工艺问题,顶升导轮与塔身间的间隙偏大,顶升环梁由两个油缸支点,顶升过程中会发生倾斜现象。倾斜会导致顶升不平稳,由于顶升环梁处需要有工人在上面作业,倾斜过大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抱杆防倾斜顶升导轮组,来限制环梁在顶升过程中的倾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抱杆防倾斜顶升导轮组,包括四个顶升导轮A和四个顶升导轮B,所述的四个顶升导轮A分别安装于顶升环梁中部的四个拐角内,且共同朝向顶升环梁的中心;所述的四个顶升导轮B安装在顶升环梁底面下方的四个拐角内,且分别与对应的顶升导轮A的朝向平行。
进一步,所述的顶升导轮A和顶升导轮B均主要由导轮和轮架组成。
更进一步,所述的顶升导轮B的轮架分别安装在顶升环梁底面下方的四个主弦上。
本实用新型在原有顶升环梁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一组顶升导轮B,增加了顶升环梁与标准节主弦的接触点,大大减小了顶升过程中顶升环梁的倾斜。使顶升过程更加平稳可靠,大大提高顶升的安全性,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顶升导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升油缸,2、顶升导轮A,3、顶升环梁,4、顶升导轮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四个顶升导轮A2,在原有的设计上又增加四个顶升导轮B4,所述的顶升导轮A2和顶升导轮B4均主要由导轮和轮架组成。
其中:所述的四个顶升导轮A2分别安装于顶升环梁3中部的四个拐角内,且共同朝向顶升环梁3的中心。所述的四个顶升导轮B4安装在顶升环梁3底面下方的四个拐角内,其轮架分别安装在顶升环梁3底面下方的四个主弦上,且导轮分别与对应的顶升导轮A2的朝向平行。
当标准节在顶升环梁3内向上顶升时,其四个主弦分别与对应的顶升导轮A2和顶升导轮B4接触,而四个顶升导轮B的加入,增加了顶升环梁3与标准节主弦的接触点,限制顶升环梁3在顶升过程中的倾斜。
通过该技术的应用,使顶升过程更加平稳可靠,安全性能提升,增强了用户使用满意度,提高了产品的推广使用。同时,对其它产品的设计很有参考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38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