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敞车下侧门压型上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3166.8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1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敬国;王志;王建东;于健;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哈尔滨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18 | 分类号: | B21D43/18;B21D43/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敞车 侧门 上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敞车下侧门压型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敞车下侧门是用厚5mm钢板在千吨油压机上,使用专用模具压制成型,下侧门重达50Kg,在模具压型过程中要先把多张下侧门钢板放到油压机前面的地面上,前面的人把钢板抬起放到油压机模具上,模具高度1.3米,然后利用油压机和模具进行压型,压型后,后边的人再把压型后的下侧门从模具上抬出,放到油压机后面的地面上,完全是笨重的手工作业,操作人员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并且操作者如果精神不集中还容易碰伤手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敞车下侧门压型上下料装置。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敞车下侧门压型上下料装置,其组成包括:上下料小车,所述的上下料小车安装在轨道上,所述的轨道与油压机平台连接,所述的油压机平台上连接有模具,所述的油压机平台下具有平台支脚,所述的上下料小车具有小车走行机构,所述的小车走行机构上安装有小车车体,所述的小车车体上还安装有磁吊升降机构。
所述的敞车下侧门压型上下料装置,所述的轨道上具有一组纵梁、横梁和挡板。
所述的敞车下侧门压型上下料装置,所述的小车走行机构具有车轮,所述的车轮与车轴连接,所述的车轴通过轴承座与车轴链轮连接,所述的轴承座与小车车体连接,所述的车轴链轮与链条连接,所述的链条与减速机链轮连接,所述的减速机链轮与减速机连接,所述的减速机与小车车体连接。
所述的敞车下侧门压型上下料装置,所述的小车车体具有纵梁、轴承座、电动葫芦吊座、横梁、滑轮座、立柱、悬臂梁,所述的轴承座上具有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用于小车车体与轴承座的连接,所述的电动葫芦吊座具有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用于小车车体与电动葫芦的连接,所述的滑轮座、立柱、悬臂梁设有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分别用于连接滑轮A、滑轮B、滑轮C。
所述的敞车下侧门压型上下料装置,所述的磁吊升降机构具有电动葫芦,所述的电动葫芦与钢丝绳连接,所述的钢丝绳经过滑轮A、滑轮B、滑轮C与磁吊连接。
所述的敞车下侧门压型上下料装置,其工作过程为:上下料小车首先停在油压机前面上料位置,操作者启动升降机构,使磁吊下降落在下侧门门板上,吸住门板后再起升磁吊,把下侧门门板吊到指定高度,启动小车走行机构,小车沿轨道行走,把下侧门门板送到压型位置,磁吊下降把下侧门门板落在模具上,然后磁吊上升、上下料小车退回到上料位置,油压机开始工作进行压型,压型后,启动小车走行机构到压型位置,磁吊下降落在下侧门上,吸住下侧门后再上升,把下侧门从模具上吊起,启动小车走行机构把下侧门送到油压机后面的指定位置,磁吊下降把下侧门落在存放位置,磁吊与下侧门松开后再上升到指定高度,启动上下料小车,退回到上料位置,完成一次下侧门压型上下料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轨道上移动的上下料小车,把待压型的下侧门门板从前面的存放位置吊到模具上,压型后再把下侧门从模具上吊到后面的存放位置,现在只需1个人控制上下料小车就可完成全部操作过程,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也消除了容易出现工伤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将轨道安装在油压机的模具安装平台上,使上下料小车的运动平稳、省力。
本实用新型上下料小车利用磁吊设备来搬运钢板料,与应用机器夹紧工件的方法比拟,应用电永磁吸盘有下列优点:(1)夹紧行动疾速、烦琐,夹紧工件时只需行动一次(机器夹紧方法需求牢固很多点),以是可以收缩帮助工时;(2)可以同时夹紧很多工件,并且能够夹紧很小的工件;(3)加工精度高,光亮度好;当工件在加工历程中发烧而变形时,可以自在伸长,不致发作弯曲,同时夹紧外表也无任何机器毁伤。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左视图。
附图3是轨道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上下料小车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小车走行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小车车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哈尔滨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哈尔滨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31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板自动化折弯系统
- 下一篇:EGR冷却器管束装配扩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