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抵御波浪的护面块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52674.4 | 申请日: | 2015-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1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沈印;严飞;陈建勇;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3/14 | 分类号: | E02B3/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静洁;徐雯琼 |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抵御 波浪 护面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港口、航道及近海工程和水利工程中的护面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抵御波浪的护面块结构。
背景技术
六角螺母块体是一种较新型的护面块体,首先是由澳大利亚提出的并进行了不少的理论探讨、模型试验和工程实践,大量应用于护岸和防波堤工程,并设有专门化工厂生产。在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海大学、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等研究单位也对螺母块体开展了专题研究,分析验证了螺母块体的消能机理和稳定规律。目前,螺母块体在上海地区海堤工程应用较为广泛。
六角螺母块体主要是利用块体内部的空间来消耗波能,其稳定性不是通过重量和互锁作用来得到的而是通过构件与周围构件摩擦力保持稳定。六角螺母块护面块体具有以下不足:1、对坡面变化适应性较差,整平要求高;2、单个螺母块整体性差,重量较轻,易遭波浪破坏。3、单个螺母块仍较重,必须采用机械安放,数量较多时无法保证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抵御波浪的护面块结构,采用护面体、一对凸榫组成护面块结构,其中,护面体是由五个六角螺母块排列组成形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面块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糙渗系数高、消浪效果好且在3m以内波浪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等优势。本实用新型中的护面体采用的五连体六角螺母块结构组成,比现有技术中单个六角螺母块采用定型模板预制形成的面积减少近40%。相比于现有技术,护面块结构能够大大提高安放效率。一对凸榫设置在多个六角螺母块之间,从而增加了粗糙率,能够实现进一步降低波浪爬坡高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抵御波浪的护面块结构,该护面块结构包含:
护面体,所述护面体截面呈十六边等边多边形;
一对凸榫,对称设置在所述护面体的表面中轴线上。
所述护面体包含:五个六角螺母块;其中三个所述六角螺母块平行排列形成上列,另外两个所述六角螺母块平行排列形成下列,将所述上列、所述下列上下排列组合形成所述护面体。
每个所述六角螺母块中部设有消浪孔。
每个所述凸榫设置在所述上列的两个所述六角螺母块的消浪孔与所述下列的一个所述六角螺母块的消浪孔之间。
每个所述凸榫为实心圆柱体;每个所述凸榫的高度为所述六角螺母块厚度的1/3-1/2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抵御波浪的护面块结构,采用护面体、一对凸榫组成护面块结构,其中,护面体是由五个六角螺母块排列组成形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面块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坚固、施工方便、糙渗系数高、消浪效果好且在3m以内波浪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等优势。本实用新型中的护面体采用的五连体六角螺母块结构组成,比现有技术中单个六角螺母块采用定型模板预制形成的面积减少近40%。相比于现有技术,护面块结构整体性强、重量相对于单个六角螺母块较重,不易遭到波浪破坏,从而能够实现大大提高安放效率。一对凸榫设置在多个六角螺母块之间,从而增加了粗糙率,能够实现进一步降低波浪爬坡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抵御波浪的护面块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抵御波浪的护面块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抵御波浪的护面块结构的布置方法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抵御波浪的护面块结构的布置方法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抵御波浪的护面块结构的布置方法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抵御波浪的护面块结构,该护面块结构包含:护面体1、一对凸榫2。
其中,护面体1截面呈十六边等边多边形;一对凸榫2对称设置在护面体1的表面中轴线上。
护面体1包含:五个六角螺母块11。每个六角螺母块11中部设有消浪孔111。
如图1、图2所示,其中三个六角螺母块11平行排列形成上列,另外两个六角螺母块11平行排列形成下列,将上列、下列上下排列组合形成护面体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26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雪冰路面自动转换成智能汽车防滑轮胎
- 下一篇:单双过渡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