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水利工程用管道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52508.4 | 申请日: | 2015-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7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 发明(设计)人: | 彭新颜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新颜 |
| 主分类号: | E02B13/00 | 分类号: | E02B13/00;E02B5/08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刘庆兰 |
| 地址: | 27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水利工程 管道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水利工程用管道。
(二)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及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的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目前,对于农田的灌溉,一般地区采用的是高水位引渠进行漫灌的方式,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作业效率低。现多采用喷灌或滴灌的灌溉方式,但是这种灌溉方式对水质要求极高,不能有水草、砂石等杂物,否则就会容易堵塞管道。如今技术下的水利管道不能做到较好的拦截水草、砂石等杂物的作用,且拦截到的水草和砂石等杂物也不易清理。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拦截杂物效率高、便于清理杂物的多功能水利工程用管道。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水利工程用管道,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过滤截污斗相连接,过滤截污斗为倒圆锥形,过滤截污斗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顶盖,顶盖底部靠近进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板,过滤截污斗内下部设有过滤网,过滤截污斗底部开设有排污口,排污口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底盖。
所述过滤网下方设有挡块。
所述过滤截污斗两侧分别铰接有两根支架,同一侧的两根支架之间铰接有两根曲柄,两根曲柄之间相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地拦截各种杂物,且便于清洗清除拦截到的各种杂物;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为农田的喷灌、滴灌等水利工程带来了极大地方便。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2出水管,3过滤截污斗,4顶盖,5缓冲板,6过滤网,7排污口,8底盖,9挡块,10支架,11曲柄。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进水管1和出水管2,进水管1和出水管2分别与过滤截污斗3相连接,过滤截污斗3为倒圆锥形,过滤截污斗3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顶盖4,顶盖4底部靠近进水管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板5,过滤截污斗3内下部设有过滤网6,过滤截污斗3底部开设有排污口7,排污口7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底盖8。过滤网6下方设有挡块9。过滤截污斗3两侧分别铰接有两根支架10,同一侧的两根支架10之间铰接有两根曲柄11,两根曲柄11之间相铰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水利工程用管道,水流从进水管1进入过滤截污斗3,由于过滤截污斗3是上宽下窄的倒锥形,杂草、砂石等杂物易于落下,且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遇到缓冲板5,水流带着杂物就会下流,杂草等落于过滤网6上,砂石、泥沙等就会流至过滤截污斗3底部。用完后,可拧开顶盖4,拿出过滤网6,将杂草等杂物清除,拧下底盖8,可从上往下冲水,将泥沙等从排污口7清除彻底。在使用时,由于过滤截污斗3是上宽下窄的结构,不易固定于地面上,此时,可拉开过滤截污斗3两侧的支架10,将两支架之间角度拉至大于90°,直至将两曲柄11拉直,便可将过滤截污斗3悬空固定于地面上,用完后,收起支架10,节省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新颜,未经彭新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25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利用调节水量装置
- 下一篇:急流槽施工用定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