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脚踏可调节的矿用猴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1537.9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9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党元恒;牛双建;杨大方;冯文林;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B12/00 | 分类号: | B61B12/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郑园 |
地址: | 45415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脚踏 调节 矿用猴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采矿辅助运输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脚踏可调节的矿用猴车。
背景技术
猴车是矿山、矿井常用的一种索道交通工具,在煤矿生产中为了节省煤矿工人的体力,缩短上下班时所消耗的时间,常在煤矿巷道上下山处使用猴车吊骑。目前,矿用猴车太过于简单,只有座椅和脚踏焊接在吊杆上,脚踏不能调节,由于工人的身高差别较大,固定的脚踏较难适应不同身高的工人,具体来说,座椅与脚踏杆距离太远,个子较矮的工人可能够不着脚踏杆,不利于乘坐安全,座椅与脚踏杆距离太近,个子较高的工人的腿部弯曲程度较大,乘坐的舒适度降低。
因此,一种能够调节的脚踏设计对于提高矿用猴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脚踏可调节的矿用猴车,以解决不同身高乘坐矿用猴车时舒适性差和安全性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脚踏可调节的矿用猴车,包括吊杆、卡钩、座椅和T型脚踏,所述卡钩设置在吊杆的上端,吊杆的中部连接座椅杆,座椅杆的另一端设置座椅,吊杆的下端设置T型脚踏,所述的T型脚踏与吊杆通过第二铰连接装置铰接连接,所述T型脚踏的中间部位设置回弹装置,所述的回弹装置一端通过T型自动回弹卡销与T型脚踏连接,回弹装置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铰连接装置与吊杆铰接连接。
所述吊杆的上部设置安全扶手。
所述的回弹装置呈弧形结构,回弹装置上设有凹槽。
本专利创新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大规模推广使用,通过调整T型脚踏以适应不同身高的工人,提高乘坐猴车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回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T型脚踏部分装置示意图。
其中,1.卡钩,2.吊杆,3.座椅杆,4.座椅,5.第一铰连接装置,6.回弹装置,7.第二铰连接装置,8.T型脚踏,9.T型自动回弹卡销,10.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脚踏可调节的矿用猴车,包括吊杆2、卡钩1、座椅4和T型脚踏8,所述卡钩1设置在吊杆2的上端,吊杆2的中部连接座椅杆3,座椅杆3的另一端设置座椅4,吊杆2的下端设置T型脚踏8,所述的T型脚踏8与吊杆2通过第二铰连接装置7铰接连接,所述T型脚踏8的中间部位设置回弹装置6,所述的回弹装置6一端通过T型自动回弹卡销9与T型脚踏8连接,回弹装置6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铰连接装置5与吊杆2铰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吊杆2的上部设置安全扶手,提高工人乘坐时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回弹装置6呈弧形结构,回弹装置6上设有凹槽,该装置有效的提高了T型脚踏和吊杆之间的弹性连接作用。
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的T型脚踏的前端可以设置两只脚分别插入的套环10,有效提高工人乘坐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不同高度的人乘坐时,通过将脚放置到T型脚踏8上,个子较高的工人可以向下踩动T型脚踏8,T型脚踏8会以第二铰连接装置7为轴心进行转动,在回弹装置6的作用下,T型脚踏8与吊杆之间的空间会变大,满足个子较高的工人的乘坐需要,个子较低的工人在乘坐时,回弹装置有效的保证了吊杆与T型脚踏之前空间的稳定性,从而满足不同高度工作人员乘坐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15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强型直道导绳轮组
- 下一篇:一种双节履带车钳盘式行驻一体制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