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颈法兰钢管塔薄壁管焊缝超声爬波检测用对比试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50169.6 | 申请日: | 2015-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3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于淑敏;张怀雅;高景荣;曹麦对;刘雪芳;杨兴斌;赵中营;贺桂东;姚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9/30 | 分类号: | G01N29/30;G01N29/04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 地址: | 450046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法兰 钢管 薄壁 焊缝 超声 检测 比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损检测对比试块,尤其涉及一种带颈法兰钢管塔薄壁管焊缝超声爬波检测用对比试块。
背景技术
特高压钢管塔薄壁管对接环焊缝是由钢管与带颈平法兰通过焊接而成,焊缝中易产生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气孔及夹渣等缺陷,而对接焊缝承受着与结构钢管同样的应力,是整个结构的薄弱环节,焊口质量监督关系到整个结构的安全运行。采用超声爬波法检测,可有效地监督钢管塔对接焊缝的焊接质量。带颈法兰钢管塔薄壁管焊缝爬波检测时,对爬波探头性能的测试和爬波探头与仪器组合性能的测试存在一定难度,在以往调整爬波检测灵敏度时也存在一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颈法兰钢管塔薄壁管焊缝超声爬波检测用对比试块,既适合爬波探头性能的测试和爬波探头与仪器组合性能的测试,又适合制作距离波幅曲线的试块,便于工程检测使用,并对起草薄壁管爬波检测相关标准提供技术支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带颈法兰钢管塔薄壁管焊缝超声爬波检测用对比试块,试块的上表面为圆弧面,圆弧面的圆半径R值分为80mm、110mm和140mm三种,且R值为0.4*D~0.6*D,其中D为被检测管的外径;
在试块长度方向上,试块的右端为平面端,试块的左端设置有两个半径一大一小的圆弧面,所述两个圆弧面同心且构成阶梯形;
在试块长度方向、距离平面端20mm处,沿试块厚度方向分别设置3个横通孔;
在试块长度方向、距离平面端110mm处,沿试块厚度方向分别设置2个横通孔。
上述两个半径一大一小的圆弧面分别位于试块左端的外侧和内侧:位于外侧的圆弧面半径为50mm,弧面长度是32.3mm;位于内侧的圆弧面半径为25mm,弧面长度为16.1mm。
上述在试块长度方向、距离平面端20mm处沿试块厚度方向分别设置的3个横通孔的孔径为1mm。
上述在试块长度方向、距离平面端110mm处沿试块厚度方向分别设置的2个横通孔的孔径为1mm。
上述在试块长度方向、距离平面端20mm处沿试块厚度方向设置的3个横通孔,距离试块上表面最高点的距离分别为5mm、15mm和25mm。
上述在试块长度方向、距离平面端110mm处沿试块厚度方向设置的2个横通孔,距离试块上表面最高点的距离分别为10mm和20mm。
本实用新型针对需要进行超声爬波检测的不同管径的薄壁管对接焊缝,设计了一套(即三种)带颈法兰钢管塔薄壁管焊缝超声爬波检测用对比试块,可方便测试爬波探头的性能以及爬波探头与仪器组合性能,简洁、高效绘制距离波幅曲线,确定检测灵敏度,便于工程检测使用,使评判缺欠更加方便,有效地监督钢管塔对接焊缝的焊接质量,提高检测人员效率,确保检测结果更加精准,提高对缺陷的定量、定位、定性,有效地监督钢管塔对接焊缝的焊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绘制的爬波距离-波幅曲线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绘制的横波距离-波幅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带颈法兰钢管塔薄壁管焊缝爬波检测用对比试块,形状为长条形,试块长度180mm,高30mm,宽30mm。
试块的上表面为圆弧面,圆弧面的圆半径R值分为80mm、110mm和140mm三种,试块的R值应与被检管的管径相近,一般R=0.4*D~0.6*D,其中D为被检管的外径,当D大于或等于273mm时,按平板检测。表1为上述三种试块的管径适用范围。
表1:本实用新型三种试块的管径适用范围
在试块长度方向上,试块的右端为平面端,试块的左端设置有两个半径一大一小的圆弧面,所述两个圆弧面同心且构成阶梯形;两个半径一大一小的圆弧面分别位于试块左端的外侧和内侧:位于外侧的圆弧面半径为50mm,弧面长度是32.3mm;位于内侧的圆弧面半径为25mm,弧面长度为16.1mm。
在试块长度方向、距离平面端20mm处沿试块厚度方向分别设置3个孔径为1mm的横通孔,所述三个横通孔距离试块上表面最高点的距离分别为5mm、15mm和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01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