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专用涂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0127.2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4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洪玲 |
主分类号: | B05C1/06 | 分类号: | B05C1/06;B05C1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左建华 |
地址: | 2733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专用 涂管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消化内科专用涂管器。
(二)背景技术
胃管、鼻饲管等都是消化内科临床上常用的插管,这些插管多为硅胶材质,在使用时为了使硅胶管表面顺滑便于插管,一般需要在硅胶管的外壁上涂抹液体石蜡。目前,医务人员在往插管表面涂抹液体石蜡时,一般是先用海绵或纱布蘸取液体石蜡,然后再将液体石蜡涂抹在插管的管壁上。这种传统的涂抹方法在涂抹时需要多次蘸取液体石蜡,并且在操作时还需要镊子等用具配合,操作繁琐,而且涂抹也不均匀,费时费力,增加了医生的工作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涂抹均匀、省时省力的消化内科专用涂管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消化内科专用涂管器,包括一环状瓶体,在环状瓶体的顶部一侧设有一与环状瓶体空腔连通的注液口,在注液口上扣设有一瓶盖,在环状瓶体的顶部另一侧设有一与环状瓶体空腔连通的气囊,在气囊的顶部以及气囊与环状瓶体的连接部位分别设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在环状瓶体的中部通道两侧壁上均匀螺纹连接有若干个与环状瓶体空腔连通的出液机构,在环状瓶体的中部通道内侧上下两端紧贴环状瓶体分别设有一上挡圈和一下挡圈,在上挡圈和下挡圈之间的中部通道紧贴环状瓶体设有一筒状涂液棉,所述每个出液机构包括一穿设于环状瓶体中部通道侧壁上的外筒,所述外筒的上下两端开口设置,在外筒的内侧通过若干个支撑杆固定有一上端开口设置的内筒,所述外筒的顶部与内筒的顶部之间设有一排液口,在内筒的内侧设有一封堵排液口的封堵块,所述封堵块的底部通过一弹簧与内筒的内侧底部相连,沿封堵块的长度方向在封堵块的表面两侧分别设有一滑槽,在外筒的顶部内侧以及内筒内侧分别设有与封堵块滑槽相配合的外筒凸条和内筒凸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消化内科专用涂管器,设计合理,在插管穿过环状瓶体中部通道的过程中,挤压气囊使液体石蜡通过出液机构流出浸湿涂液棉,即可完成涂抹过程,涂抹效果均匀,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不使用本实用新型消化内科专用涂管器时,出液机构便会停止出液,避免液体石蜡流出使涂液棉饱和,造成污染和浪费。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出液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环状瓶体,2注液口,3瓶盖,4气囊,5第一单向阀,6第二单向阀,7中部通道,8出液机构,9上挡圈,10下挡圈,11涂液棉,12外筒,13支撑杆,14内筒,15排液口,16封堵块,17弹簧,18滑槽,19外筒凸条,20内筒凸条。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图2中所示,该实施例包括一环状瓶体1,在环状瓶体1的顶部一侧设有一与环状瓶体1空腔连通的注液口2,在注液口2上扣设有一瓶盖3,在环状瓶体1的顶部另一侧设有一与环状瓶体1空腔连通的气囊4,在气囊4的顶部以及气囊4与环状瓶体1的连接部位分别设有第一单向阀5和第二单向阀6,在环状瓶体1的中部通道7两侧壁上均匀螺纹连接有若干个与环状瓶体1空腔连通的出液机构8,在环状瓶体1的中部通道7内侧上下两端紧贴环状瓶体1分别设有一上挡圈9和一下挡圈10,在上挡圈9和下挡圈10之间的中部通道7紧贴环状瓶体1设有一筒状涂液棉11,所述每个出液机构8包括一穿设于环状瓶体1中部通道7侧壁上的外筒12,所述外筒12的上下两端开口设置,在外筒12的内侧通过若干个支撑杆13固定有一上端开口设置的内筒14,所述外筒12的顶部与内筒14的顶部之间设有一排液口15,在内筒14的内侧设有一封堵排液口15的封堵块16,所述封堵块16的底部通过一弹簧17与内筒14的内侧底部相连,沿封堵块16的长度方向在封堵块16的表面两侧分别设有一滑槽18,在外筒12的顶部内侧以及内筒14内侧分别设有与封堵块16滑槽18相配合的外筒凸条19和内筒凸条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洪玲,未经王洪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01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袋底上胶自动加胶水装置
- 下一篇:脱脂喷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