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干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47687.2 | 申请日: | 2015-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8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黄光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马澜沧江茶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F26B2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77507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茶叶烘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茗。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
茶叶源于中国,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饮品-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由于茶叶被采摘回来时,往往会带有水分,若不将这些水分清除掉,那么就会影响茶叶的烘干和炒制,并且会最终影响茶叶的色泽和口感,降低茶叶成品的品质。目前的烘干设备结构复杂,同时热量损失大,导致能耗大,同时烘干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茶叶干燥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茶叶干燥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内部设有若干个烘培斗,所述装置外壳一侧上设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上端设有第一输风管,下端设有第二输风管,所述加热箱内部设有若干个加热丝,所述装置外壳内部上侧设有若干个隔板,所述第二输风管的进风段侧壁上设有若干个进风孔,所述第二输风管进风端设有循环电机,所述循环电机与循环扇叶相连接,所述装置外壳内壁上设有隔热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丝呈螺旋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板之间的间距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热层粘贴在装置外壳侧壁上,且厚度为5mm~10mm。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热箱、隔板、循环电机、循环扇叶与隔热层,这样使用时,将采下的茶叶放置在烘焙斗内部,此时加热箱内部加热丝加热,同时循环电机带动循环扇叶高速旋转,将热风经过第一输风管排入装置外壳内部,实现对烘焙斗的茶叶进行加热,实现快速烘干,同时烘干后的热风从进风孔重新排入加热箱内部,实现热量循环,这样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坏,降低了能耗,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外壳;2.加热箱;3.第一输风管;4.加热丝;5.第二输风管;6.隔板;7.循环电机;8.循环扇叶;9.烘焙斗;10.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茶叶干燥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设有若干个烘培斗9,所述装置外壳1一侧上设有加热箱2,所述加热箱2上端设有第一输风管3,下端设有第二输风管5,所述加热箱2内部设有若干个加热丝4,其中所述加热丝4呈螺旋状结构,这样可以实现对热空气进行循环加热。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上侧设有若干个隔板6,其中所述隔板6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第二输风管5的进风段侧壁上设有若干个进风孔501,所述第二输风管5进风端设有循环电机7,所述循环电机7与循环扇叶8相连接,所述装置外壳1内壁上设有隔热层10,其中所述隔热层10粘贴在装置外壳1侧壁上,且厚度为5mm~10mm,这样可以减少热量的损耗。
其具体实施方式为:这样使用时,将采下的茶叶放置在烘焙斗9内部,此时加热箱2内部加热丝4加热,同时循环电机7带动循环扇叶8高速旋转,将热风经过第一输风管3排入装置外壳1内部,实现对烘焙斗9的茶叶进行加热,实现快速烘干,同时烘干后的热风从进风孔501重新排入加热箱2内部,实现热量循环,这样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坏,降低了能耗,实用性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马澜沧江茶业有限公司,未经耿马澜沧江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76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木材料加工的吹水设备
- 下一篇:一种油茶籽的烘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