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用电动车电池连接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46928.1 | 申请日: | 2015-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1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钊;高圆;石浩;刘刚;王太征;王钦斌;吕楠;翟庆波;刘亚樵;苏兆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02;H01R27/00;H01M2/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59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电动车 电池 连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线领域,尤其是一种两用电动车电池连接线。
背景技术
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来改变速度的车辆。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车额定电压大多是48伏,也有少量60伏、72伏,每一只电动车电池的额定电压为12伏,所以电动车内普遍装有多块电池,而电池之间需要用导线连接,以将多块电池连成一个整体作为电动车的电源。
目前,市场上的电池接线端分为两种,一般来说,容量在12Ah以下的电池接线端为片状,容量在12Ah以上的电池接线端为螺母孔状。所以,市场上存在的电动车电池连接线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适用于片状接线端的插片式电池连接线,另外一种是适用于螺母孔状接线端的圆孔式电池连接线。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电动车经销商可能出现一种连接线库存不足的情况,便出现了两种连接线混用的现象,连接线混用必然存在着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出现因一种连接线库存不足而连接线混用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灵活方便的两用电动车电池连接线。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两用电动车电池连接线,包括外部包裹有绝缘皮的导线,所述导线两端均设有接线头,所述接线头通过接线环与导线连接,此接线头是导电金属材料,最优选材料为铜。
进一步的,所述接线头整体外形为扁长方体,最优选尺寸为10mm*10mm*3mm。
进一步的,所述接线头由铜片弯折形成壳状,使其能套装在电池的片状接线端。
进一步的,在所述壳状接线头的中心冲孔,孔的直径最优选尺寸为5.5mm。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扁长方体状的接线头比现有的插片式连接线宽,便于在可装接线头的中心处冲孔;铜片弯折为壳状,使其套装在片状接线端上,便于用锡焊把连接线的接线头与电池的片状接线端固定在一起;在壳状接线头的中心冲孔,使其能适用于电池的螺母孔状接线端,便于用螺栓把连接线的接线头与电池的螺母孔状接线端固定在一起。此种电动车电池连接线,实现了一线两用,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两用电动车电池连接线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两用电动车电池连接线接线头主视图;
图3为两用电动车电池连接线接线头俯视图;
图4为两用电动车电池连接线接线头左视图;
图5为两用电动车电池连接线接线头铜片弯折的示意图;
图6为两用电动车电池连接线接线头铜片弯折后冲孔的示意图;
图中,1、接线头,2、接线环,3、绝缘皮,4、固定卡,5、导线,6、冲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本两用电动车电池连接线,包括外部包裹有绝缘皮3的导线5、通过接线环2与导线5连接的接线头1、把接线头1固定在绝缘皮3上的固定卡4。
首先,本连接头是由片状铜弯折而成,如图5所示,弯折变为空壳状,使得能套装在电池的片状接线端上,便于用锡焊把连接线的接线头与电池的片状接线端固定在一起。
其次,在片状连接头的中心位置冲孔,如图6所示,使其能方便的用螺栓把连接线的接线头与电池的螺母孔状接线端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指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69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翻转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子线盒式耦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