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46894.6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7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40 | 分类号: | E04B5/4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 桁架 楼承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超高层建筑施工领域,由于结构体系多为钢结构框架体系,故一般采用组合压型楼板形式。组合压型楼板施工顺序为现场铺好压型板及焊好栓钉后进行上层钢筋绑扎,现场绑扎钢筋工作量大,劳动生产率不高,相比传统的现浇楼板,只是减少了支模和搭设脚手架两道工序,现场钢筋施工工作量还是很大。压型楼板不仅在施工阶段作为模板使用,而且在使用阶段还要充当受力钢筋使用,当组合压型楼板过火后,压型钢板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及损坏,其底部的压型部分承受的正弯矩抗力将随之失去,此时整个楼板将处于危险之中。
因此组合压型楼板在超高层建筑工程中并没有起到实质性提高施工质量和进度的作用,急需一种新的施工工艺来满足现阶段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济、便捷、安全、可靠的钢筋桁架楼承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平水设置的镀锌压型钢板和一个以上的钢筋桁架;所述的钢筋桁架为三角桁架结构,包括一根上弦钢筋和两根与之平行的下弦钢筋,所述的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之间固定有若干根长度相同的腹杆钢筋;所述的下弦钢筋固定于镀锌压型钢板上。
进一步,所述的钢筋桁架的径向截面呈以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的径向截面中心连线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在所述的钢筋桁架的两端均固定有支座水平筋和支座竖筋,所述的支座水平筋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下弦钢筋上且与所述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平行;所述的支座竖筋一端固定于所述的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座水平筋的中间。
进一步,所述的钢筋桁架为两个以上且相互平行,在相邻两钢筋桁架的上弦钢筋之间还固定连接有与之垂直的双向筋。
进一步,相邻的所述腹杆钢筋首尾依次相连,将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所构成的平面分隔成若干个三角形。
进一步,所述的镀锌压型钢板的厚度为0.5~0.8mm、双面镀锌量120~180g/m2;所述的上弦钢筋、下弦钢筋为热轧带肋钢筋HRB400级或冷轧带肋钢筋CRB550级;所述的腹杆钢筋为冷轧光圆钢筋550级或650级;支座水平筋和竖直钢筋为热轧钢筋HPB235级或HRB335级。
进一步,所述镀锌压型钢板有效宽度为500~600mm,肋高7mm,接口处采用锁口式咬边连接,这样能有效防止漏浆现象。
进一步,钢筋桁架与镀锌钢板之间的连接采用电阻点焊,焊点的承载力标准值为1000~2100N。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提高抗震性。本实用新型受力合理,整体刚度大,抗冲击性能好,若为双向板设计且双向刚度一致,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2、提高进度。本实用新型减少了现场绑扎工作量,且无需搭设临时支承,并可多层同时铺设浇筑,有效减少了施工现场场地占用,给其他专业留有更多的施工场地。
3、提高质量。本实用新型在工厂采用进口设备加工成型,焊接质量得到保证,且钢筋排列均匀,上下两层钢筋间距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能充分得到保证,为提高楼板施工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含双向筋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上弦钢筋;2—下弦钢筋;3—腹杆钢筋;4—镀锌压型钢板;5—支座水平筋;6—支座竖筋;7-双向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如图1、2所示,包括平水设置的镀锌压型钢板4和一个以上的钢筋桁架;所述的钢筋桁架为三角桁架结构,包括一根上弦钢筋1和两根与之平行的下弦钢筋2,所述的上弦钢筋1和下弦钢筋2之间固定有若干根长度相同的腹杆钢筋3;所述的下弦钢筋2固定于镀锌压型钢板4上。
在施工现场,可以将钢筋桁架楼承板直接铺设在钢梁上,然后进行简单的钢筋工程,便可浇筑混凝土。使用该模板不需要架设木模及脚手架,底部镀锌压型钢板仅作模板用,不替代受力钢筋,故不需考虑防火喷涂及防腐维护的问题;所述钢筋桁架为工厂批量生产的标准产品,其钢筋排列均匀,上下两层钢筋间距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能充分得到保证,为提高楼板施工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68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铺设管路的活动房地面结构
- 下一篇:一种铝板幕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