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相机结构光扫描仪的散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45328.3 | 申请日: | 2015-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2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钟梦星;李宗剑;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临点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9 | 代理人: | 黄建月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紫金(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相机 结构 扫描仪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扫描仪相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相机结构光扫描仪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制造水平的发展,产品零件大量采用不规则复杂曲面,其设计、生产、检测等环节需要进行大量的三维曲面实体数字化和三维测量,迫切需要快速、高效、移动式的三维测量技术。光扫描仪相机是一种快速高精度的非接触式三维扫描测量设备,其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外差式多频相移三维光学测量技术、相位测量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其测量过程是:由计算机生成并控制光扫描仪向目标物体表面透射一组标准正弦分布的多频相移光栅条纹,再由CCD相机同步拍摄包含目标物体表面形状星系的光栅条纹图像,再通过相移法和多频外差算法进行相位展开得到代表物体表面形貌信息的绝对相位值,最后结合系统标定内外参数,以三角测量法反求出物体表面密集的三维点云。
电子设备的散热问题是产品设计者不可忽略的主体,单相机结构光扫描仪也不例外,单相机结构光扫描仪工作中的扫描仪和相机是主要的热源,现有技术中已有用于光扫描仪相机散热的装置,主要是在扫描仪和相机的底座上设置散热片,通过设置在箱体内的风扇将散热片上的热量以对流的形式排出至设备外部,然而,风扇在运转时会将灰尘带入设备内部,而这些灰尘附着在设备电路板上,长时间累积无疑会干扰电子线路的运行,严重的甚至会损坏设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相机结构光扫描仪的散热装置,散热的同时不会给设备带来二次污染,散热干净、彻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相机结构光扫描仪的散热装置,所述单目扫描仪相机包括用于容纳扫描仪本体和相机本体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具有四周围合设置的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和右面板,所述前面板上设有分别供相机镜头和投影仪镜头伸出的两安装孔,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和右面板上的第一散热区、第二散热区、第三散热区和第四散热区,所述第一散热区位于两所述安装孔之间,所述第二散热区正对第一散热区设置,所述第三散热区和第四散热区正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散热区、第二散热区、第三散热区、第四散热区分别为开设在各自面板板面上的长条状散热槽孔。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每个散热区内的所述散热槽孔均具有彼此间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若干个,平行、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所述散热槽孔形成所述散热区。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两两所述散热槽孔之间间隔的距离与所述散热槽孔的宽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箱体内还设有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所述第一导热管的两端分别对接第一散热区的所述散热槽孔和第二散热区的所述散热槽孔,所述第二导热管的两端分别对接第三散热区的所述散热槽孔和第四散热区的所述散热槽孔。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均为热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单相机结构光扫描仪的散热装置,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四面通风散热,在不污染设备内部运行环境的前提下将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排出至设备外,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带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体,3-安装孔;
2-前面板,4-后面板,6-左面板,8-右面板,10-第一散热区,12-第二散热区,14-第三散热区,16-第四散热区,18-散热槽孔,20-第一导热管,22-第二导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临点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临点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53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