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转向管柱锁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44627.5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5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土超;任强;赖瑞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0215 | 分类号: | B60R25/0215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熊贤卿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转向 管柱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转向管柱锁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一键启动系统(PEPS)已经广泛应用于燃油车中,作为替代传统点火钥匙和点火锁的新选择,驾驶员只需按下启动按钮或开关,即可完成发动机启动。其操作方便、安全、时尚,更符合汽车电子智能化的趋势,已经开始广泛的应用于国内外中高级轿车中。
电子转向管柱锁(ESCL)作为一键启动系统的一部份,安装在汽车转向柱上,用于锁定转向柱,实现锁死方向盘转向,以达到防盗功能。但是ESCL是一个双刃剑,如果控制不当,就会出现以下问题:1、需要解锁时无法解锁,如需要整车上电或启动时无法解锁,导致上不了电或启动不成功;2、不需要闭锁时闭锁,例如在行车过程当中闭锁导致无法转向,则很有可能发生车毁人亡的事故。
目前大部分PEPS是单MCU控制,单MCU无法保证对ESCL的冗余判断。并且很多是单纯从软件策略上去保证安全控制,如果软件跑飞就很有可能出现不需要闭锁却闭锁的危险,缺少结合硬件电路来保证安全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防止整车在上电或行车过程中电子转向管柱锁闭锁的风险,提高安全系数的电子转向管柱锁控制电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转向管柱锁控制电路,包括:
主MCU,与用于给电子转向管柱锁供电并对供电进行诊断的供电电路相连;
辅MCU,分别与用于给电子转向管柱锁供地的供地电路和用于对供地进行诊断的供地诊断电路相连;
电源反馈电路,用于根据整车电源状态反馈对所述供地电路的输出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电源反馈电路为一或非门电路,在整车电源状态反馈为高电平时,输出低电平的供地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低电平的供地控制信号用于中断所述供地电路的供地输出。
其中,所述供地电路包括MOS管,其栅极接收到所述低电平的供地控制信号时,所述MOS管被截止。
其中,所述电源反馈电路包括:
ACC电源反馈端、IG1电源反馈端、供地控制端、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
所述ACC电源反馈端接收ACC继电器的电源反馈,所述IG1电源反馈端接收IG1继电器的电源反馈;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ACC电源反馈端相连,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IG1电源反馈端相连,集电极与所述供地控制端相连,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发射极接地。
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均只工作于截止区与饱和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转向管柱锁控制电路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通过设置主、辅两个MCU,分别控制给ESCL供电和供地,提高了安全性;通过增设电源反馈电路,保证ESCL在非OFF电源状态下无法正常工作,保证即使在主、辅MCU程序跑飞的情况下,也不会被误触发上锁;此外,对供电和供地还设有诊断电路,当诊断出现故障时不会输出电源和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转向管柱锁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转向管柱锁控制电路中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转向管柱锁控制电路中供地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转向管柱锁控制电路中供电诊断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转向管柱锁控制电路中电源反馈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转向管柱锁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转向管柱锁控制电路,包括:
主MCU,与用于给电子转向管柱锁供电并对供电进行诊断的供电电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46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