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混流式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44037.2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7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党民;蔺满相;张世军;陈余平;蔡新平;叶长青;张利民;郑秀萍;李宝厚;杨岐平;周亚峰;白旭峰;王冬;霍海燕;张璞;悉忠;杜国栋;吴沧海;刘彦东;黄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12 | 分类号: | F04D13/12;F04D29/70;F04D29/58;F04D29/66;F04D29/08;F04D29/056;F04D29/4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混流式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动力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压缩机,具体涉及一种大 型混流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安全可靠运行关系着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节能降耗是空分设备发展的 永恒主题,是空分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气体行业是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 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同水、电一样,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石油、 石化、机械、电子、轻工、纺织以及航空、航天、核工业等诸多领域,在国 防建设和医疗卫生等领域中的作用也十分突出。一直以来国家非常重视气体 行业的发展,并作出了大量的规划,支持气体工业的国产化是国家气体产业 政策的基本原则。国家已经加大力度对气体工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进一 步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特别是中国煤化工行业的发展,都需要高效大型透平 压缩机组这些核心设备。现有的压缩机多采用轴流式压缩机或离心式压缩 机,无法适应大型空分对大流量及高效率的综合要求,且工作效率较低,能 源耗费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或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能够有效解决大型空分对大流量及高效率的综合要求的大型混流式压 缩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型混流式压缩机,包括进气室、机壳、转子、轴承包和轴承箱, 所述轴承包内设置有止推轴承和第一支撑轴承,轴承箱内设置有第二支撑轴 承,所述转子与机壳同轴线设置,所述转子的一端伸入所述轴承包内依次连 接所述第一支撑轴承和止推轴承,其另一端伸入所述的轴承箱内,连接所述 的第二支撑轴承;
所述进气室的出口端和机壳的入口端相连;
所述转子上沿轴线方向依次设置有轴流式压缩系统和离心式压缩系统, 且轴流式压缩系统较离心式压缩系统靠近进气室;所述的轴流式压缩系统包 括设置在机壳与转子之间的承缸,所述的离心式压缩系统包括设置在转子上 的叶轮;所述机壳的下部设置有轴流段出口、离心段出口和离心端入口,所 述轴流段出口和离心段入口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轴流式压缩系统和离心式压缩系统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内设 置有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内沿径向设置有多个金属板;所述隔板的外边 缘与与机壳内壁连接,隔板的内边缘与转子之间采用侧齿密封;
所述轴承箱的下方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设在机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承缸与机壳之间设置有调节缸,所述承缸内安装有静叶, 转子上安装有动叶,所述机壳上还设置有调节驱动装置,所述调节驱动装置 与所述调节缸连接。
具体地,所述轴承包位于进气室内,所述进气室、机壳和轴承包三者同 轴线分布;所述轴承包通过筋板固定在所述进气室内。
进一步地,所述轴流式压缩系统和所述离心式压缩系统采用顺序布置或 背靠背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室入口处以及离心式压缩系统的离心段入口处的机 壳上均安装有水清洗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室的外壳的外侧设置有一支撑壳,且所述支撑壳的 边缘嵌入所述机壳内。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内壁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一纵截面为L形的侧板, 所述承缸末端连接侧板的竖直部分的底端,所述侧板的水平部分安装有扩压 器。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上设置有冷却器。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与轴承箱连接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有平衡盘。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上设置有至少两级台阶。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段入口处设置有气体分布器。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底部设置有排雾口。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底部设置有导向键。
可选地,所述调节驱动装置采用电液执行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将轴流式压缩机和离心式压缩机结合在一起,解决大型空分对大流 量及高效率的综合要求,且性能匹配,工作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的轴流段采用轴向进气、侧向排气的方式,减少了涡流 损失,整体效率显著升高。
3、轴流式压缩系统和离心式压缩系统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内设 置有环形空腔,用于减轻隔板的重量,所述环形空腔内沿径向设置有多个金 属板,所述金属板采用铁板或者钢板,用于增强隔板的抗变形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40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