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音棉涂胶机加热管自动化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42110.2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6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蓝格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528445 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音棉 涂胶 热管 自动化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自动生产线,具体涉及一种隔音棉涂胶机加热管自动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隔音棉涂胶机加热管的生产分三个步骤完成,第一步骤是滚压成型定长剪切,第二步骤拉弯或者滚弧,第三步骤,将拉弯或者滚弧的型材两端直线部分剪切掉。
以上工艺生产加热管一方面生产设备零散,不利于实现连续生产,需要反复运转,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同时需要工人较多,费时费力,生产成本高,占地面积大且产品质量不稳定也不好控制。
分工序生产的加热管滚弧的一致性很难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隔音棉涂胶机加热管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节省人力资源、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隔音棉涂胶机加热管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卧式下料机架、导料传送机架Ⅰ、导料传送机架Ⅱ、导料传送机架Ⅲ、弯管成型处理机、滚弧装置、侧向剪切装置、控制主机箱设备和液压缸控制装置,卧式下料机架右侧依次设置有导料传送机架Ⅰ、导料传送机架Ⅱ、导料传送机架Ⅲ、弯管成型处理机、滚弧装置、侧向剪切装置、控制主机箱设备和液压缸控制装置;
所述的弯管成型处理机采用两个变频驱动电机,变频驱动电机与弧齿锥齿轮硬齿面减速机相互连接设置,变频驱动电机通过链条式联轴器装置与弯管成型处理机相连,所述的滚弧装置上依次设置有成型压辊、预滚弧压辊装置、滚弧压辊和弯弧度调节轮,所述的侧向剪切装置包括剪切模型装置、剪切液压驱动缸设备、可旋转剪切调整装置、剪切工作台、横向调节装置和纵向调节装置,剪切模型装置、剪切液压驱动缸设备、可旋转剪切调整装置、横向调节装置和纵向调节装置连接设置在剪切工作台上方,所述控制主机箱设备上设置有液晶显示屏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主机箱设备内部设置有配电箱,弯管成型处理机、滚弧装置、侧向剪切装置和液压缸控制装置通过信号线分别与控制主机箱设备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卧式下料机架上设置有减震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卧式下料机架上设置有摄像头。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主机箱设备内部设置有无线信号收发装置,所述控制主机箱设备通过无线信号收发装置与监控室主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整条生产线可高速、连续自动化生产,数控定尺剪切可根据需要的弧长设置,实现自动化剪切。由于采用了2轴可旋转侧向剪切技术,可以在滚弧后进行成品剪切保证了滚弧整个弧长是一致的,可以直接做成一个圆形圈;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节省人力资源、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卧式下料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料传送机架Ⅰ、导料传送机架Ⅱ、导料传送机架Ⅲ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成型处理机和滚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向剪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向剪切装置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主机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缸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9,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隔音棉涂胶机加热管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卧式下料机架1、导料传送机架Ⅰ2、导料传送机架Ⅱ3、导料传送机架Ⅲ4、弯管成型处理机5、滚弧装置10、侧向剪切装置12、控制主机箱设备25和液压缸控制装置26,卧式下料机架1右侧依次设置有导料传送机架Ⅰ2、导料传送机架Ⅱ3、导料传送机架Ⅲ4、弯管成型处理机5、滚弧装置10、侧向剪切装置12、控制主机箱设备25和液压缸控制装置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蓝格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蓝格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21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