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置物架的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42063.1 | 申请日: | 2015-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6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姜学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学麒 |
| 主分类号: | B60R7/04 | 分类号: | B60R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刘化帅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用置物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车用置物架的结构,尤指一种可随意插设于汽车座椅边缘缝隙,达到增加汽车内部置物收纳空间。
背景技术
按,现代人的生活与车子已经是密不可分,有些人甚至因工作或旅游需求而有绝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车子上度过的,所以如何使车子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亦是现代人所追求的。目前一般的汽车皆设计有置物空间,以提供物品的收纳;惟查,乘坐的汽车内仅有前座的乘客可以使用位于挡风玻璃下方所设的置物空间或二前座椅之间的置物座,可供驾驶及前座乘客摆放物品等,大部分车内的规划运用并无设置其他可摆放随身物品的置物空间;况且,由于高科技不断进步,大都数的车主、乘客常会随身携带、使用多样的通讯电子装置、行动电源等随身物品,显然其置物空间不够而无法满足车主收纳的需求,若将随身物品恣意丢置于汽车座椅上,其不仅不美观,甚至物品可能被挤压塞进座椅的缝隙里,或是物品随着汽车的行进、刹车滑移而掉落于座椅下而不易寻找,以致于将造成车内空间杂乱无章,亦不难想象的一定会造成寻取上的困难与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提供可随时使用或不使用的置物架,达到汽车内部置物空间的灵活运用,并使置物架具有更佳的耐用强度及防止因行进的汽车造成滑落的功效,以改善习知车内置物空间不足的缺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置物架的结构,由一盒体及一插置件所组成,其中,该盒体具有一开口向上的盛物空间;该插置件设于该盒体下方,该插置件呈板状,其前侧设定位置沿板面宽幅设有横向的前退缩段,其后侧板面设有与该前退缩段相对应的后退缩段,该插置件沿底缘宽幅设成尖端;该插置件前侧板面中央设有一凹部,形成前侧的插置件两边分别形成一前夹持部,该凹部的后方相对形成一后夹持部。
进一步地,其中,该盒体两侧分别设有一纵向的剖槽。
进一步地,其中,该插置件设于该盒体下方偏一侧。
进一步地,其中,该盒体设成与该插置件一体射出成型。
进一步地,其中,该尖端由两斜面构成。
进一步地,其中,该凹部上方再设有一凸部。
进一步地,其中,该前夹持部后方设有至少一横向的补强肋。
通过上述构造,使该置物架具有较佳的耐力强度及夹持力,达到使用方便、增加收纳空间的实用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前侧俯视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前侧仰视立体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后侧仰视立体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图。
图中,1前座置物座13前退缩段
2座椅14后退缩段
3随身物品15尖端
4电子装置16凹部
5线材161凸部
10置物架17前夹持部
11盒体171补强肋
111盛物空间18前夹持部
112剖槽181补强肋
12插置件19后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5,一种车用置物架10的结构,设成由一盒体11及一插置件12所组成;其中,该盒体11具有一开口向上的盛物空间111,其两侧分别设有一纵向的剖槽112;该插置件12偏一侧设于该盒体11下方,该插置件12呈板状,其前侧设定位置沿板面宽幅设有横向的前退缩段13,其后侧板面设有与该前退缩段13相对应的后退缩段14,该插置件12沿底缘宽幅设成由两斜面构成的尖端15;该插置件12前侧板面中央设有一凹部16,形成前侧的插置件12两边分别形成一前夹持部17、18,该凹部16的后方相对形成一后夹持部19;又,该凹部16上方再设有一凸部161,该前夹持部17、18后方分别设有至少一横向的补强肋171、181。
通过上述构造,使该插置件12具有较佳的耐力强度,并使其夹设于座椅2的缝隙时可增大其夹持力,让该置物架10稳固定位而不脱离、晃动,达到使用方便、增加置物收纳空间的实用功效。
上述实施例的组成、作用,细节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盒体11及插置件12设成一体射出成型的塑料材质制成,而得制造快速、降低成本及无须组装的麻烦;该凹部16使该插置件12板面形成多转折而非呈大面积平坦的板面,因此可增加该插置件12耐力及抗压强度,而可承受高载重且不易破裂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学麒,未经姜学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20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线束保险盒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全视角车载摄像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