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医艾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41705.6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4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飞;杨崇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康祥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0 | 代理人: | 刘晔 |
地址: | 516003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医 艾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诊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中医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诊疗方法,在实施诊疗时,多以点燃的艾条对人体穴位进行熏烤,目前对于人体头部穴位进行诊疗时,患者通常是手持点燃的艾条对穴位进行熏烤,使用过程中手持点燃的艾条较为费力;且由于在使用过程中,为了确保治疗的效果,要求点燃的艾条必须足够的靠近面部穴位,因此,稍不留意就会灼伤皮肤,同时,由于艾条必须预留人手握持的部分,艾条尚未燃尽,就必须扔掉,这样就造成较大的浪费。
公开号为CN204581937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中医的艾灸装置,其虽然能够将艾条固定在一头箍上,但是在使用时,需要人手推动艾条,在推动艾条时,由于很难控制力度,仍然会存在灼伤皮肤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中医艾灸装置,其能够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可精确的调整艾条燃烧的端部与穴位的间距,避免灼伤皮肤的同时减少艾条的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中医艾灸装置,包括固定带、一端固定于固定带外侧的连接件,连接件的另一端活动的连接有一套筒,套筒内设置有可沿套筒的轴向滑动且用于固定艾条的安装座;套筒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该中医艾灸装置还包括一由套筒的一端穿入并与内螺纹螺接配合的顶压杆,该顶压杆靠近安装座的一端形成一顶压安装座的顶压端,安装座与套筒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一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一个将套筒向着顶压杆的方向顶压的弹性应力。
套筒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止挡部,弹性元件为设置于安装座和止挡部之间的弹簧。
连接件与套筒通过一万向球铰连接一起。
套筒的内壁开设有沿套筒轴向延伸的滑槽,安装座的外部设置有嵌置于滑槽内且与滑槽滑动配合的凸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顶压杆与套筒螺纹配合的方式,在旋转顶压杆时,可顶压安装座,使安装座轴向的移动,由于弹簧提供反向的预紧力,因此,在旋转顶压杆的过程中,可精确的调整艾条的进给量,从而准确的调整艾条点燃的端部与穴位之间的间距,同时,由于艾条是固定在安装座上的,可有效的减少艾条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其中:10、固定带;20、连接件;21、万向球铰;30、套筒;31、止挡部;40、顶压杆;41、顶压端;50、安装座;60、弹簧;70、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医艾灸装置,该艾灸装置可用于对人面部穴位进行熏烤,其具体包括固定带10、连接件20、套筒30、顶压杆40、安装座50、弹簧60,其中,固定带10在使用过程中用于将整个装置固定在人头部,连接件20的一端固定于固定带10上,套筒30可转动的连接于连接件20的另一端,该连接件20为杆状结构,其形状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针对眼部、鼻子周围的穴位进行熏烤时,可将连接件20设置为L形或弧形;套筒30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安装座50置于套筒30内部,并且该安装座50可顺延套筒30的轴向滑动,安装座50用于固定艾条70的一端,当艾条70固定在安装座50后,艾条70的另一端从套筒30伸出,以便于点燃后熏烤穴位;套筒30的内壁还开设有内螺纹,顶压杆40上开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通过上述的内螺纹与外螺纹将顶压杆40从套筒30的后端穿入,并使顶压杆40与套筒30螺接,顶压杆40靠近安装座50的一端形成一顶压端41,在正向旋转顶压杆40时,顶压端41顶压安装座50,使安装座50带动艾条70顺延套筒30的轴向向前(即向着靠近穴位的方向)滑动;弹簧60设置在安装座50与套筒30的前端之间,该弹簧60提供一个将安装座50向着顶压杆40的方向顶压(即向后顶压)的弹性应力。
上述的艾灸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顶压杆40与套筒30是螺纹配合的,在旋转顶压杆40时,可顶压安装座50,使安装座50轴向的移动,并且,由于弹簧60提供反向的预紧力,因此,在旋转顶压杆40的过程中,可精确的调整艾条70的进给量,从而准确的调整艾条点燃的端部与穴位之间的间距,同时,由于艾条是固定在安装座50上的,可有效的减少艾条70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康祥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康祥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17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