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装式防冻堵套管气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40939.9 | 申请日: | 2015-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5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曼;王林平;晏耿成;郑刚;覃川;张倩;魏立军;杨会丰;刘一山;冯建设;程颢;徐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34/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装式 防冻 套管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装式防冻堵套管气回收装置,属于采油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油田套管气回收工艺主要采用地面回收技术,主要是井口定压阀集气混输。定压阀在气体释放时吸热,开启排气的同时产生凝结水,易在气路中聚集冻堵,导致阀芯冻堵而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装置的易堵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装式防冻堵套管气回收装置,本装置解决了阀芯的冻堵问题,达到完全回收套管气的目的,定压放气阀开启排气的同时排出凝结水,从而完全解决气体释放时吸热及冬季冻堵问题;同时单向阀能够防止原油流入套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插装式防冻堵套管气回收装置,包括油管、定压放气阀和压力传导体,定压放气阀的下端插入油管,定压放气阀的上端设置有调压帽,调压帽上端与压力传导体的上端固定连接,压力传导体穿过定压放气阀延伸至油管内部,定压放气阀下端内部套接有内管,并与内管形成进气腔;
进气腔上端通过丝扣连接单向阀,内管下端设置有排气孔,排气孔与油管连通;内管下端套接有阀托,阀托外套接有阀座,阀座套装在与阀座连接的调压活塞上,调压活塞下端连接有弹簧座,弹簧座与调压活塞之间连接有调压弹簧,弹簧座与压力传导体的下端连接。
所述的调压帽与压力传导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的进气腔外部上端设置有刻度套。
所述的刻度套通过O型密封圈套装在进气腔外部。
所述的进气腔下端通过密封垫套装在阀托上。
所述的阀托通过丝扣与阀座连接。
所述的弹簧座通过丝扣连接压力传导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定压放气阀可借助现场原油的热量伴热,阀座装在调压活塞上方的套装方式,使得定压放气阀开启排气的同时排出凝结水,从而完全解决气体释放时吸热及冬季冻堵问题;同时单向阀能够防止原油流入套管。
本装置解决了阀芯的冻堵问题,达到完全回收套管气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油井插装式防冻堵套管气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说明:1、单向阀;2、定压放气阀;3、油管;4、调压帽;5、螺栓;6、刻度套;7、进气腔;8、密封垫;9、阀托;10、阀座;11、调压活塞;12、排气孔;13、调压弹簧;14、弹簧座;15、压力传导体;16、内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为了克服现有装置的易堵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图1所示的一种插装式防冻堵套管气回收装置,本装置解决了阀芯的冻堵问题,达到完全回收套管气的目的,定压放气阀开启排气的同时排出凝结水,从而完全解决气体释放时吸热及冬季冻堵问题;同时单向阀能够防止原油流入套管。
一种插装式防冻堵套管气回收装置,包括油管3、定压放气阀2和压力传导体15,定压放气阀2的下端插入油管3,定压放气阀2的上端设置有调压帽4,调压帽4上端与压力传导体15的上端固定连接,压力传导体15穿过定压放气阀2延伸至油管3内部,定压放气阀2下端内部套接有内管16,并与内管16形成进气腔7;
进气腔7上端通过丝扣连接单向阀1,内管16下端设置有排气孔12,排气孔12与油管3连通;内管16下端套接有阀托9,阀托9外套接有阀座10,阀座10套装在与阀座10连接的调压活塞11上,调压活塞11下端连接有弹簧座14,弹簧座14与调压活塞11之间连接有调压弹簧13,弹簧座14与压力传导体15的下端连接。
本装置设有单向阀1和定压放气阀2。装置前端连接进气管线,后端通过丝扣连接油管3,定压放气阀2直接完全插入油管3。
定压放气阀2的调压帽4通过螺栓5固定在压力传导体15上,刻度套6通过O型密封圈套装在进气腔7外部,进气腔7上端通过丝扣连接单向阀1;进气腔7下端通过密封垫8套装阀托9上,阀托9通过丝扣与阀座10连接。阀座10套装在调压活塞11上,调压活塞11连接调压弹簧13,继而连接弹簧座14,弹簧座14通过丝扣连接压力传导体15。
本回收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09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生物反应器工业化生产猪乙型脑炎疫苗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卡型胶筒刮削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