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带卷收器及安全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40692.0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3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方硕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34 | 分类号: | B60R22/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带 卷收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带卷收器及安全带装置。
背景技术
“CN201120268077”名称为“汽车安全带的防尘机构”公开了一种汽车安全带的防尘机构,该防尘机构主要由框架、芯轴和罩壳组成。罩壳安装在框架上,芯轴的一端安装在罩壳上。在框架的内侧,芯轴与框架之间的缝隙处,设置有防尘盖,防尘盖安装在框架上。
这种结构形式的防尘盖,通过卡销安装在框架内侧,需要设计特定的安装设备将销柱压入框架安装孔内,因此安装不方便。而且需要在框架上预留安装孔,影响框架强度。防尘盖上还需设置两个安装卡销,导致产品结构偏大,增加成本,通用性不高。另外,使用时还必须保证防尘盖内孔与芯轴间的间隙,导致防尘效果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相关技术中的安全带卷收器存在防尘效果差、影响内部感应装置灵敏度的问题。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基于现有的安全带卷收器的结构基础上,安全带卷收器内部感应装置灵敏度下降的原因在于,安全带卷收器无法防止粉尘从框架处进入其内部,从而影响内部感应机构的灵敏度。为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安全带卷收器,该安全带卷收器可提高防尘效果,以提高对乘员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安全带卷收器的安全带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器,包括:框架、卷轴和防尘降噪装置。所述框架包括背板以及彼此平行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垂直固定在所述背板上,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圆孔,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棘齿孔。所述卷轴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卷轴两端分别插入所述圆孔和所述棘齿孔内。所述防尘降噪装置外部轮廓为环形,所述防尘降噪装置设置于所述圆孔内周面和所述卷轴的侧周面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降噪装置的外环面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卡套在所述第一侧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降噪装置具有中心圆孔,所述卷轴的一端设置在该中心圆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的宽度大于所诉第一侧板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的第一侧壁径向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卡槽的第二侧壁径向方向上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降噪装置开有缺口,所述缺口设置为与轴向方向呈20°~70°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带卷收器,通过在卷轴与框架的第一侧板之间设置防尘降噪装置,从而提高了安全带卷收器的防尘效果,避免污染颗粒影响安全带卷收器内的检测元件的检测精度,提高了安全带卷收器的可靠性,也降低了安全带卷收器的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带装置,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器的主要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尘降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框架100、背板110、第一侧板120、第二侧板130,圆孔121、棘齿孔131、
卷轴200、
防尘降噪装置300、中心圆孔310、卡槽320、卡槽第一侧壁321、卡槽第二侧壁322、缺口330、
带感应装置400、
车感应装置500、
端盖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06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