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离子除尘动力通风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40688.4 | 申请日: | 2015-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1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 发明(设计)人: | 韦科宇;张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绿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A61L9/22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 地址: | 400060 重庆市南岸***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负离子 除尘 动力 通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离子除尘动力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负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不仅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还对人体新陈代谢大有裨益。装设有负离子发生器通风器与传统的通风器不同之处是以负离子作为作用因子,主动出击捕捉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而传统的通风器是通过风机抽风,利用滤网过滤粉尘来净化空气,称为被动吸附过滤式的净化原理,需要定期更换滤网,而带有负离子发生器的通风器则无需耗材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电离空气产生大量的负离子,负离子与细菌结合后,使细菌产生结构的改变或能量的转移,导致细菌死亡,最终降沉于地面,实现杀菌的作用。值得关注的是,负离子发生器在产生负离子的时候会产生臭氧这一衍生物,而当臭氧浓度超标后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当环境中的负离子的浓度能够满足健康需求时,可以关闭负离子发生器,有效减少衍生物臭氧对人体的危害。现有技术中的负离子发生器具有缺点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能在线检测环境中负离子浓度并根据人体健康需要灵活开闭负离子发生器,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对人体健康也有不利影响;二是通过遥控器发送红外线信号来实现功能控制,由于红外线信号穿透能力差,发射距离短,只能对近距离的通风器中的负离子功能进行控制,不能够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离子除尘动力通风系统,本系统能够实现对环境中负离子浓度的在线检测和远程控制,并根据检测浓度灵活调节负离子通风器中的离子发生器的工作状态,提高健康安全系数,节约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负离子除尘动力通风系统,包括负离子除尘动力通风器,在负离子除尘动力通风器外壳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空气流通通路中,安装有负离子发生器,其中,所述负离子除尘动力通风器内设置有IC控制器,IC控制器上连有第一无线传输模块、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浓度检测仪,所述负离子浓度检测仪设置在进风口处;一远程控制端,其设置有第二无线传输模块,远程控制端通过第二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一无线传输模块通讯连接,以接收所述IC控制器发送的负离子浓度检测数据,并基于检测数据向负离子除尘动力通风器发送控制负离子发生器的控制指令。
进一步,负离子除尘动力通风系统还包括云平台模块,云平台模块设置在负离子除尘动力通风器与远程控制端之间,并通过无线方式与二者进行通讯连接。
进一步,在云平台模块上连有用于储存云平台模块接收的检测数据和控制指令的云储存模块。
进一步,所述负离子除尘动力通风器上设有与IC控制器相连的红外线接收器。
进一步,所述远程控制端为手机或电脑。
进一步,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和第二无线传输模块为WIFI模块、ZigBee模块或是3G模块。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负离子除尘动力通风器开机后,负离子发生器工作,环境中的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到负离子除尘动力通风器内,经过净化、除尘后的空气与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一并从出风口排出,在空气循环过程中,设置在进风口的负离子浓度检测仪将检测到的环境内负离子浓度数据发送至IC控制器,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将IC控制器接收到的负离子浓度检测数据通过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发送至远程控制端,远程控制端收到检测数据后基于检测数据通过第一、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向IC控制器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IC控制器再通过调节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状态执行控制指令,从而实现对负离子除尘动力通风器的远程控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系统能够实现对环境中负离子浓度的在线检测和远程控制,并根据检测浓度灵活调节负离子通风器中的离子发生器的工作状态,提高健康安全系数,节约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负离子除尘动力通风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绿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绿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406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