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循环处理再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9699.0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9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赵迪辉;陶庆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安市三江超纤无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24;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43000 江西省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循环 处理 再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循环处理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水刺无纺布是将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从而使纤网得以加固而具备一定强力,得到的织物即为水刺无纺布;其纤维原料来源广泛,可以是涤纶、锦纶、丙纶、粘胶纤维、甲壳素纤维、超细纤维、天丝、蚕丝、竹纤维、木浆纤维、海藻纤维等;目前,对水刺无纺布水刺后废水的处理大多采用圆盘式浅层气浮的方式;对于利用棉花先进行脱脂漂白,再进行水刺的全棉水刺无纺布制造工艺,由于在脱漂步骤己将原棉中的短绒和杂质去除得较干净,因此不存在因原棉短绒和杂质影响水刺后废水的水质;然而,对于先水刺后脱漂的全棉水刺无纺布制造工艺,原棉本身含有大量的杂质、泥土,再加上原棉经过水刺后,水刺回收的水中含有果胶、腊脂、短棉绒、棉壳、棉叶等多种杂质;浅层气浮的方式基本只适应于利于化纤生产的水刺无纺布的生产,对于利用原棉进行水刺的无纺布,尤其是先水刺后脱漂工艺,其难以满足生产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循环处理再利用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循环处理再利用系统,包括平流气浮池、刮泥臂、溶气罐和微生物管,所述平流气浮池的前端设置有进水口,末端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平流气浮池底部焊接设置有泥斗,泥斗为锥形体,泥斗底部设置有集泥坑,集泥坑下方设置有排泥管;所述泥斗内壁上设有多个刮泥臂,刮泥臂倾斜设置,刮泥臂倾斜的角度与泥斗的锥度匹配设置,刮泥臂上螺接固定设置有多个刮泥板,刮泥板上设有有橡胶刮板,橡胶刮板与泥斗内锥面接触;所述溶气罐的爆气头设置在平流气浮池的底部,所述平流气浮池底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设置在进水口与溶气罐的爆气头之间,第一隔板底端固定在平流气浮池底部,顶端与平流气浮池的顶部之间构成水流通道;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第一隔板与溶气罐的爆气头之间,其顶端固定在平流气浮池顶部,底端与平流气浮池的底部之间构成水流通道;所述平流气浮池中部设有微生物管,微生物管的表面分布有多个孔,微生物管安装在溶气罐的上方,微生物管孔的孔径小于微生物管内安放的微生物载体的颗粒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为不锈钢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溶气罐的爆气头设置在靠近第二隔板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管孔的孔径小于微生物管内安放的微生物载体的颗粒直径,从而能够在使微生物受力得到有效分散传播的同时,充分保障微生物载体的有效固定,通过溶气罐增大微生物的分布传播面积及传播速度,从而有效提高污水处理的面积及处理量和处理速度;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的结构设置,起到减缓水流的作用,使得废水能够及时与溶气罐的爆气头冒出的气泡进行混合,增加两者的混合时间,使水中的悬浮物有时间充分凝聚,保证水刺后废水的净化效果,从而减少了无纺布制造工艺的生产用水,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提升了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水循环处理再用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循环处理再用利系统中刮泥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水循环处理再用利系统中微生物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安市三江超纤无纺有限公司,未经吉安市三江超纤无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96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