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杆精镗小头压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9319.3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4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韩龙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王凌飞 |
地址: | 261205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杆 小头 压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加工连杆精镗小头的压板。
背景技术
连杆连接活塞和曲轴,并将活塞所受作用力传给曲轴,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作为柴油机的核心部件,连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柴油机的整机性能。
连杆在精镗工序中,需要采用压板对其进行压持。压板作为一个力的传递者,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中,力的着力点不同,会影响所加工零件的质量稳定性,以及零件的废品率。
现有的压板样式有很多种,会因工装要求不同,尺寸有所区别,但是多数采用如图1所示的结构,即:压板采用平板结构,利用压板的一端压住连杆小头的末端,一点着力,压板夹紧力度大小会影响连杆小头孔加工质量,压板夹紧力不能控制好,压紧力分布不均,造成小头孔圆柱度超差。现在也有一些采用了U型的压板,但是,这种U型压板需要配合上螺栓或阶梯状圆柱进行压持,在实际操作中比较繁琐,也容易导致小头孔圆柱度超差。
在实际生产中,连杆小头的镗孔圆柱度需要满足0.01mm公差要求,而采用传统的压板显然无法满足该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压板进行设计,使其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连杆精镗小头压板,从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连杆精镗小头压板,包括施力管体、压板柄部和压持部,所述压板柄部的一端与所述施力管体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压持部连接,
所述压持部包括两根压持臂,所述两根压持臂以所述压板柄部中线对称分布,且所述两根压持臂的内侧壁与所述压板柄部的端部侧壁共同围成一圆弧形的容置区域,所述两根压持臂与所压紧工件接触的侧面上均设置有凸起的施压块,所述施压块具有一施压面。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两根压持臂与所述压板柄部固接一体。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施压块的施压面为平面。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施压面为矩形平面。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施压块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持臂与所述压板柄部的非施压侧面具有一相同的倾斜角度,且形成平滑的坡面。所谓“非施压侧面”是指与具有施压块一面相对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持臂的外侧壁与所述压板柄部连接处为圆滑的弧形过渡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连杆精镗小头压板安装在工装上,其中,施力管体与工装的动力装置相连,该动力装置可以采用丝杠、液压缸等动力设备,然后利用动力装置为施力管体提供动力使之移动,压板柄部和压持部也随之移动;压持部的两根压持臂分别压制于压紧工件上,施压块的施压面与压紧工件紧密接触,形成稳定的压持工作状态,形成了上下两个着力点,夹紧力度平均分散,夹紧力的大小不在影响工件的圆柱度,保证了连杆小头孔的圆柱度0.01mm的要求,操作者也方便了操作,夹紧力度可大可小。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包括施力管体、压板柄部和压持部,所述压板柄部的一端与所述施力管体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压持部连接,所述压持部包括两根压持臂,所述两根压持臂以所述压板柄部中线对称分布,且所述两根压持臂的内侧壁与所述压板柄部的端部侧壁共同围成一圆弧形的容置区域,所述两根压持臂与所压紧工件接触的侧面上均设置有凸起的施压块,所述施压块具有一施压面。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施压面与压紧工件紧密接触,对称分布的压持臂形成了上下两个着力点,夹紧力度平均分散,夹紧力的大小不在影响工件的圆柱度,保证了连杆小头孔的圆柱度0.01mm的要求,操作者也方便了操作,夹紧力度可大可小。
本实用新型的两根压持臂与所述压板柄部固接一体。这种结构能够充分保证压持臂的稳定性,避免了压持臂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施压块的施压面为平面,所述施压面为矩形平面,所述施压块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基于这种结构,能够保证施压面与压紧工件紧密接触,使之受力均匀,最大程度的保证了连杆小头孔的圆柱度0.01mm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93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壁筒类零件的装夹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型支座夹持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