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9047.7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4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德全 |
主分类号: | E04F11/18 | 分类号: | E04F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冯倩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结构 | ||
1.一种连接结构,用于连接栏杆支柱(400)与栏杆扶手(500), 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连接件(100),所述主连接件(100)包括形状 与所述栏杆支柱(400)的内壁形状适配的第一主体(110),所述第 一主体(110)上设有用于安装将所述主连接件(100)与所述栏杆 扶手(500)固定的固定件(300)的第一通孔(120),所述第一主 体的侧壁底部设有用于阻隔所述栏杆支柱(400)与所述栏杆扶手 (500)的第一凸缘(1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 缘(140)的远离所述第一主体(110)的一侧沿径向设置有用于排 出栏杆支柱内积水的第一凹槽(1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 体(110)的形状为圆台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 体(110)的外壁设有用于实现所述主连接件(100)与所述栏杆支 柱(400)的内壁过盈配合的多个纵向筋条(1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纵 向筋条(130)的厚度沿趋近所述第一凸缘(140)的方向逐渐增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 体(110)包括接口平台(111)、中心柱体(112)和多个纵向立柱 (113),所述多个纵向立柱(113)均匀分布在所述中心柱体(112) 的周围,所述中心柱体(112)的一端和所述多个纵向立柱(113) 的顶部分别与所述接口平台(111)的底面连接,所述多个纵向立柱 (113)的内侧壁与所述中心柱体(112)的侧壁连接,所述多个纵 向立柱(113)的外侧壁与所述接口平台(111)的侧壁平滑连接, 所述第一凸缘(140)与所述多个纵向立柱(113)的外侧壁连接, 所述多个纵向筋条(130)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纵向立柱(113)的 外侧壁上,所述第一通孔(120)贯穿所述接口平台(111)和所述 中心柱体(1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立 柱(113)为四个,且沿所述中心柱体(112)的周向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于辅助主连接件(100)使用的辅连接件(200),所述主连 接件(100)的第一主体(110)的底部设有凸台(150),所述凸台 (150)上设有第二通孔(151),所述第二通孔(151)与所述第一 通孔(120)连通,所述辅连接件(200)包括用于与所述主连接件 (100)连接的第二主体(210),所述第二主体(210)上设有与所 述凸台(150)匹配的第二凹槽(211),所述第二凹槽(211)内设 有第三通孔(212),所述第一通孔(120)、所述第二通孔(151)和 所述第三通孔(212)连通形成用于安装将所述主连接件(100)及 所述辅连接件(200)共同与所述栏杆扶手(500)固定的固定件的 固定通道,所述第二主体(210)的侧壁底部设有第二凸缘(220), 所述第二凸缘(220)远离所述第二主体(210)的底面为倾斜面, 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栏杆扶手(500)的倾斜角度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通 道为带有内螺纹的圆柱形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 件(100)和所述辅连接件(200)均为由尼龙材料制成的连接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德全,未经杨德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90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连接GRG吊顶板的预埋组件
- 下一篇:一种拉杆式无梁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