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层屋面改造的吊篮悬挂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38951.6 | 申请日: | 2015-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9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王亮;沈毅;曾庆瑜;周鹏;梅晓丽;任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3/34 | 分类号: | E04G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宋元松 |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丰台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层 屋面 改造 吊篮 悬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高层屋面改造的吊篮悬 挂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高层已经成为地标性建筑物,与此同时高层建筑物的 结构改造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与新建工程不同,改造工程往往比较复杂,常出现因场地、 工序交叉等原因导致普通施工方法及工具无法适用的现象,由于楼层外形及楼面情况各不 相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吊篮的悬挂机构,特别是屋面及外立面需同时改造时,如果采 用普通支架式吊篮悬挂机构,将前支架搁置在屋面构架梁混凝土结构上,后支架通过配重 进行固定,而屋面构架梁上很难安装后支架并施加配重,若搭设钢管排架搁置吊篮悬挂机 构,由于屋面本身存在场地狭小、管线复杂以及屋面做法、防水、二次结构等工序与幕墙施 工交叉影响等不利因素,将会导致吊篮悬挂机构占地过大,影响施工,移动费时费力,所以, 采用占地较小且不影响施工工期的吊篮悬挂机构,保证吊篮安全正常施工使用是目前工程 技术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简便、 安全实用、节工省料以及占地空间较小的用于高层屋面改造的吊篮悬挂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高层屋 面改造的吊篮悬挂机构,包括:工字钢梁,所述工字钢梁包括悬挑部及固定部,所述固定部 固定于屋面构架梁上,所述悬挑部自所述屋面构架梁向外伸出;厚钢耳板,所述厚钢耳板的 数量为两个,分别平行设置于所述悬挑部的下端;前梁卡,所述前梁卡的数量为两个,分别 与所述厚钢耳板固定连接;所述前梁卡的一端设有第一销孔及第二销孔;第一销轴,所述第 一销轴穿过所述第一销孔并与所述前梁卡相固定;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穿过所述第二 销孔并与所述前梁卡相固定;锚固件,所述锚固件为U型圆钢,所述锚固件的底部预埋在所 述屋面构架梁里,所述固定部的末端设于所述锚固件的两个侧部之间;木方,所述木方嵌于 所述锚固件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并分别与所述锚固件的两个侧部及所述固定部的侧面相 抵;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为角钢,所述固定件分别与所述锚固件的两个侧部螺接固定并与所 述固定部的顶端面相抵;其中,钢丝绳穿吊于所述前梁卡上,所述钢丝绳的数量为两根,其 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销轴及所述第二销轴相固定,另一端下垂并与吊篮相固定。
优选地,所述吊篮悬挂机构进一步包括第三销轴,所述厚钢耳板上设有耳板销孔, 所述前梁卡远离所述第一销孔及所述第二销孔的一端设有第三销孔;所述第三销轴分别穿 过所述耳板销孔及所述第三销孔,从而将所述厚钢耳板与所述前梁卡相固定。
优选地,所述悬挑部的长度小于1000mm。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的长度为所述悬挑部的两倍。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的前端的内侧面与所述屋面构架梁之间垫射有支撑钢板。
优选地,所述锚固件、所述固定件及所述木方的数量均为两组。
优选地,所述钢丝绳的上端分别设有绳卡及安全弯。
优选地,所述钢丝绳的下端设有安全锁。
优选地,所述安全锁下方的钢丝绳上设有绳坠铁。
优选地,所述钢丝绳上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安全弯与所述安全锁之 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高层屋面改造的吊篮悬挂机构利用工字钢作为吊臂主梁,悬挑 端通过厚钢耳板与前梁卡固定连接,尾端通过锚固件及固定件固定于屋面构架梁上,与普 通支架配重式吊篮悬臂相比,大大减小了占地空间,简化了安装步骤,提高了吊篮悬挂稳定 性,同时也避免了交叉作业影响,节省了工程施工工期,有力保证了施工安全。本实用新型 具有结构简单、占地空间小、安装简便、取材方便、节工省料及稳定性好等优点,尤其适用于 场地狭小及交叉作业较多的高层屋面改造工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吊篮悬挂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固定部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悬挑部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工字钢梁的受力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89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防锈效果的螺接元件
- 下一篇:自我组装式超微风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