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动血栓抽吸导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38809.1 | 申请日: | 2015-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1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 发明(设计)人: | 高好考;李成祥;栾荣华;王琼;孙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孙雅静 |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血栓 抽吸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动血栓抽吸导管。
背景技术
大量血栓负荷一直是急性心肌梗死直接介入领域面临的棘手的问题, 介入治疗后发生无复流或心肌灌注不良严重影响了AMI患者的预后。近年 来血栓去除装置尤其是血栓抽吸导管的应用显著改善了心肌灌注,降低无 复流发生率,成为血栓性病变介入治疗的利器。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血栓抽 吸导管应用还存在一些困惑,主要包括血栓抽吸导管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 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导管的抽吸口与后面的长导管是一体固定的,不能 活动,对于偏心性血栓来说,抽吸口如果位置不合适,抽吸的效果往往不 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动血 栓抽吸导管,该导管的抽吸口能相对于导管转动,解决了操作过程中吸除 血栓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手段为:
一种手动血栓抽吸导管,包括依次同轴连接的抽吸控制件、导管和抽 吸接头,所述的抽吸接头能够相对于导管进行同轴转动。
具体的,所述的抽吸接头相对于导管进行同轴转动的角度为360°。
更具体的,所述的抽吸接头与导管活动式连接,抽吸接头为一端带有 偏心不规则椭圆形口部的管体,抽吸接头的外管壁上缠绕有控制导丝,控 制导丝的端部固定在抽吸接头的外管壁上,通过控制导丝的推拉实现抽吸 接头的转动。
进一步的,在导管外壁上沿轴向设置导向导丝定位管,且在控制导丝 与抽吸接头的固定连接点与导向导丝定位管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导丝定位管横跨抽吸接头与导管的连接处, 且在导向导丝定位管的管口设置橡胶膜。
具体的,所述的抽吸控制件包括注射器接头和弹簧钮,弹簧钮埋设在 注射器接头的侧壁上;
在导管壁上沿导管壁轴向埋设有控制导丝腔,控制导丝穿过控制导丝 腔与弹簧钮连接,通过弹簧钮的束缚和放松对抽吸接头的转动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在控制导丝伸出弹簧钮的外端部设置手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本实用新型的手动血栓抽吸导管包括依次同轴连接的抽吸控制件、 导管和抽吸接头,因为原有的抽吸接头都是类似于“钢笔笔尖处笔管”开 口的结构,仅能对一个方向具有抽吸作用力,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抽吸接头 在转动的同时,导管的位置不变,这样既保证了抽吸通路顺畅,还能在血 管内进行抽吸角度的改变,满足了不同的血栓位置的抽吸要求;
(2)本实用新型抽吸接头结构类似于钢笔笔管的笔尖设置口,这样设 置的抽吸接头在进入病人的血管时,抗阻力强,同时在导向导丝的带动下, 导向性也好,为了能人为自主的进行抽吸接头转动的控制,抽吸接头的外 管壁上缠绕有控制导丝,控制导丝的一端端部固定在抽吸接头的外管壁上, 控制导丝的另一端沿导管伸出病人体外,通过医生手部的力量,使控制导 丝沿导管的轴向进行直线的前后运动,就能带动抽吸接头进行同轴的周向 转动;
(3)为了更好的对血管内的血栓进行抽吸的控制,本实用新型的抽吸 控制件包括注射器接头和弹簧钮,通过在注射器接头上安装注射器,即可 给导管一个抽吸力,从而将血管内的血栓沿导管抽出;在导管壁上沿导管 壁轴向埋设有控制导丝腔,控制导丝穿过控制导丝腔与弹簧钮连接,弹簧 钮包括按钮和设置在按钮下的第二弹簧,控制导丝穿过按钮并能相对于按 钮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动血栓抽吸导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抽吸接头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对应图2的抽吸接头状态的控制钮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的抽吸接头转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对应图4的抽吸接头状态的控制钮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抽吸接头的剖视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为:1-抽吸接头、101-第一弹簧、102-控制导丝、103- 手环、2-导管、201-导向导丝定位管、2010-橡胶膜、202-控制导丝腔、3- 抽吸控制件、301-弹簧钮、3010-按钮、3011-第二弹簧;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88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础医学用止血钳
- 下一篇:一种鼻腔止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