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点氯化法去除氨氮用氯气通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8409.0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4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丁汝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惠民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6 | 分类号: | C02F1/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自贸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化 去除 氨氮用 氯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点氯化法去除氨氮用氯气通入装置。
背景技术
折点氯化法是将氯气或次氯酸钠通入废水中将废水中的NH3-N氧化成N2的化学脱氮工艺。当氯气通入废水中达到某一点时水中游离氯含量最低,氨的浓度降为零。当氯气通入量超过该点时,水中的游离氯就会增多。因此该点称为折点,该状态下的氯化称为折点氯化。处理氨氮污水所需的实际氯气量取决于温度、pH值及氨氮浓度。氧化每克氨氮需要9~10mg氯气。pH值在6~7时为最佳反应区间,接触时间为0.5~2小时。
现有技术中氯气的通入时如果通入速度控制不力会使局部发生氯气过量的现象,出现副产物的后果是不仅浪费了造假较高的氯气而且还降低了净化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折点氯化法去除氨氮用氯气通入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折点氯化法去除氨氮用氯气通入装置,包括集气箱、进气管、分散板和电机,所述集气箱底部中心处具有进气口,所述进气管的一端穿过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集气箱内,所述集气箱的上端面具有多条间隔设置,以所述集气箱上端面中心为圆心的环形的一次出气孔;
所述集气箱的上端面中心具有通孔,所述分散板中心具有穿过所述通孔的转轴,所述电机位于所述集气箱内,所述电机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分散板位于所述集气箱的上方,所述分散板上具有多个二次出气孔。
进一步,所述二次出气孔沿所述环形的一次出气孔的延伸方向排布。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氯气均匀分布于废水内,避免局部氯气过量产生的副产物而影响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去掉分散板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气箱;2-进气管;3-一次出气孔;4-转轴;5-分散板;6-二次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点氯化法去除氨氮用氯气通入装置,包括集气箱1、进气管2、分散板5和电机,集气箱1底部中心处具有进气口,进气管2的一端穿过进气口进入集气箱1内,集气箱1的上端面具有多条间隔设置,以集气箱1上端面中心为圆心的环形的一次出气孔3;
集气箱1的上端面中心具有通孔,分散板5中心具有穿过通孔的转轴4,电机位于集气箱1内,电机与转轴4连接,分散板5位于集气箱1的上方,分散板5上具有多个二次出气孔6。
使用时,氯气通过进气管2被引入集气箱1内,集气箱1内的氯气从一次出气孔3溢出后再通过二次出气孔6分散至废水中,由于分散板5由电机带动发生一定速度的转动,从二次出气孔6溢出的氯气为斜向喷射至废水中的,且氯气被充分分散至废水中,不仅分散均匀,而且不易出现局部过量的情况,更有利于化学反应的进行,净化效果更好。
二次出气孔6沿环形的一次出气孔3的延伸方向排布。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惠民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惠民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84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上油田注入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具有复合式水箱的净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