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防止吸底的上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7612.6 | 申请日: | 201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6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豪;陶智林;张棚榉;李永生;谢言可;张春阳;张伟;凌素虹;张小钢;赵奇;朱传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凯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高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46 | 代理人: | 钟作亮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防止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可防止吸底的上模板。
背景技术
模具是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压力铸造、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是注塑成型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与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有直接关系。
在加工过程中,将上模板上的螺塞拧紧后,由于冲床表面很平整,螺塞与冲床的接触的部分形成一个密闭的的系统,从而在里面形成一个真空环境,引起上模吸底,造成上模难以脱模或使模具底部出现不平整的现象,降低生产效率,增加了劳动强度与生产成本。
在上模板上开设有排气槽,排气槽与外面的大气压连通,用以将成型过程中型腔的气体充分排出,可避免冲床与上模板的接触部分形成真空环境,从而有效地防止上模吸底,使上模易于脱模,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过在上模板上设置气槽使上模易于脱模从而有效防止吸底的上模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可防止吸底的上模板,包括可冲压产品的冲头1,所述冲头1安装于冲头固定板2上,冲头固定板2上设有若干组螺塞3,若干组螺塞3下设有若干条贯穿冲头固定板2与外部大气压连通以防止吸底的气槽4,冲头固定板2下连接有可承受冲压力的冲头背板5,冲头背板5下连接有上模座6,上模座6四角还设有与下模板的导套相配合以实现导向定位的导柱7,导柱7的侧边设有与下模板的下限位块相配合以限定模具上下移动距离的上限位块8。
优选的,所述气槽2的数量为2条或3条。
优选的,所述螺塞3的组数为2组或3组。
优选的,所述气槽2的条数与螺塞的组数数量一致。
优选的,所述气槽2的深度为2-4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是:本实用新型的可防止吸底的上模板上设有与大气压连通的气槽,可防止加工过程产品吸底,易于脱模,提高生产效率,避免模具底部出现不平整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防止吸底的上模板下表面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防止吸底的上模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附图1-2,本实用新型的可可防止吸底的上模板,包括可冲压产品的冲头1,所述冲头1安装于冲头固定板2上,冲头固定板2上设有若干组螺塞3,若干组螺塞3下设有若干条贯穿冲头固定板2与外部大气压连通以防止吸底的气槽4,冲头固定板2下连接有可承受冲压力的冲头背板5,冲头背板5下连接有上模座6,上模座6四角还设有与下模板的导套相配合以实现导向定位的导柱7,导柱7的侧边设有与下模板的下限位块相配合以限定模具上下移动距离的上限位块8。本案中,上模板上设置有气槽,该气槽与外部大气压连通,平衡压力,可防止加工过程产品吸底,易于脱模,提高生产效率,避免模具底部出现不平整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气槽2的数量为2条或3条,气槽的数量可根据实际生产加工的需要来设计,气槽与外部大气压连通,可防止加工过程产品吸底,易于脱模。
优选的,所述螺塞3的组数为2组或3组,根据生产需要和模具的大小进行设计。
优选的,所述气槽2的条数与螺塞的组数数量一致,使模具的结构更加合理,也能满足平衡气压,易于脱模的需要。
优选的,所述气槽2的深度为2-4mm,根据生产需要设计,气槽开得太浅,不能很好地防止吸底,但如果太深,则会导致上模板的强度减弱。
上所述仅仅列出了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凯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凯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76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