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火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7233.7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7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包正东;陈浩;陈智;付启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永进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29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9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火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火电缆。
背景技术
据统计,在火灾事故中由于电气故障造成的部分约占60%。随着人们对 电线电缆问题引发火灾的危险性的认识不断加深,对电线电缆的防火阻燃等 性能要求也在逐步提高。遇到发生火灾的情况下,消防电梯、消防泵等消防 设备需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正常运行,因此,承担这些设备输电作用的电线电 缆就需要具备较高的防火耐热的性能。而无论是消防设备还是火灾现场的电 线电缆,其在燃烧后如果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则容易造成二次危害和污 染。一般的耐火电缆主要是在导体上绕包云母带,由阻燃填充、阻燃包带以 及阻燃护套组成,防火性能有限,满足不了对于防火防爆有更高要求的应用 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火电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火电缆,包括电缆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内芯包括一绝缘 线芯,所述绝缘线芯采用在一导体线芯外由内到外先后设置耐火层和绝缘层 后形成;
所述绝缘线芯外部设有一网状结构的骨架和一防火层。
所述防火层以挤包方式包覆于所述绝缘线芯外。
所述防火层采用无机矿物复合纳米材料制成的防火层。
所述骨架为由金属丝或耐火纤维丝组成的十字网状结构的骨架。
所述防火层和所述骨架复合为一体结构后包覆在所述绝缘线芯外,使得 产品在受到火灾影响时,无论在火焰状态还是非火焰状态都能保持防火层的 完整性,共同保持使防火等级达到BS6387的CWZ和GB12666.6的A级。
所述防火层外设有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材料制成的护套。
所述护套和所述防火层之间设有一阻燃带,所述阻燃带采用玻璃纤维制 成的阻燃带。
所述护套以挤包方式设置于所述阻燃带外。
所述电缆线芯包括至少两个绝缘线芯,任一所述绝缘线芯均采用在一所 述导体线芯外由内到外先后设置所述耐火层和所述绝缘层制成,所述至少两 个绝缘线芯呈束状排列成组后再在其外包覆由所述防火层和所述骨架复合为 一体结构的复合层,在所述复合层外设置所述阻燃带,在阻燃带外挤包生成 所述护套。
优选所述电缆线芯包括三个绝缘线芯。
所述耐火层采用无机矿物材料绕包于导体线芯上制成的耐火层。
优选的,所述耐火层采用多层无机矿物云母带制成的耐火层。
所述绝缘层采用环保高聚物制成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覆于所述耐火 层上。
优选的,所述环保高聚物采用交联聚乙烯,即是说,所述绝缘层采用交 联聚乙烯制成的绝缘层。
所述导体线芯采用多股铜线绞合而成的导体线芯。
所述无机矿物复合纳米材料采用无机矿物耐火阻燃材料、纳米无机助剂、 无机粘结剂和无机矿物填充物制成,其中,无机矿物耐火阻燃材料采用氢氧 化铝、氢氧化镁或者两者的混合物,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材料制成的防火层 具有燃烧过程无烟、无毒、不产生滴下物的特点,制备该材料使用的纳米无 机助剂促进材料形成优良的综合性能,具有高分子材料的柔软性和立体架构 材料的坚固性;制备该材料使用的无机粘接剂是一种利用无机纳米材料经缩 聚反应制成的耐高温无机纳米复合水性无机粘接剂,通过对成分配比以及制 备工艺参数的筛选,不仅粘结力强且耐火性能优异,可在1800℃的高温下保 持良好的无腐蚀性,耐火性和粘接性能。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当防火 层受到烧灼时形成固态不燃物质,该固态不燃物质变硬后,在防火层内部产 生空穴,有效地隔绝了燃烧热的传递,具有显著的耐火和阻隔高温的作用, 从而有效保护电缆的内部结构及性能。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使用无机矿物复合纳米 防火复合体作为电缆的主要保护层,网状骨架和防火材料有效的复合在一起, 具有无色、无味、无毒、无烟、耐高低温、耐候老化、环保等特点,能有效 地阻止火焰对电缆的损害,保持电缆在火焰燃烧情况下长时间内的正常运行。 使所述电缆防火等级达到BS6387的CWZ和GB12666.6的A级,造价成本 低,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永进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永进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72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燃低烟无卤电缆
- 下一篇:电网储能系统用多芯软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