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张拉锚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5851.8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6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黎红兵;梁爽;黄朗;齐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赵正寅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碳纤维 板张拉 锚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张拉锚固装置,属于土木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领域中不断涌现出新型材料。其中碳纤维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加固工程领域。碳纤维材料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施工方便、使用性强等优点。在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加固工程中应用广泛。
由于相对传统的粘贴碳纤维材料的方法不能很好的运用碳纤维材料的强度。为充分发挥碳纤维材料的高强度性能,基于预应力碳纤维片材的加固方法应运而生且逐渐被应用。通过对碳纤维片材施加预应力并固定于混凝土构件上,能够有效的控制裂缝的开展,改善结构的正常使用性能。
碳纤维片材施加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碳纤维片材锚具中楔形夹片与碳纤维片材采用胶粘剂粘贴,碳纤维片材相对锚具产生较大滑移。
2、张拉过程中千斤顶施加张拉力不均匀,导致碳纤维片材受力不均匀,从而导致张拉失效。
上述问题将严重影响碳纤维的加固效果,使碳纤维片材的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亟需对预应力碳纤维片材的锚具及张拉装置进行改进,以此克服碳纤维片材加固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张拉锚固装置,主要解决预应力碳纤维板在张拉过程中锚具与碳纤维板相对位移较大,且由于千斤顶位置误差导致碳纤维板张拉过程中受力不均匀等相关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张拉锚固装置,包括连接于碳纤维板一端的并沿碳纤维板径向设置的固定支座和碳纤维板锚具,以及连接于碳纤维板另一端的张拉端张拉系统,碳纤维板一端穿过固定支座并锚固于碳纤维板锚具上,所述张拉端张拉系统包括沿碳纤维板径向设置的张拉挡板、千斤顶挡板,两端部分别与张拉挡板和千斤顶挡板连接的两根张拉杆,安装于两根张拉杆上的张拉端支座,与张拉端支座连接并位于两根张拉杆之间的千斤顶底座定位板,连接于千斤顶底座定位板和千斤顶挡板之间的千斤顶,以及安装于两根张拉杆之间的碳纤维板锚具,所述碳纤维板另一端穿过张拉挡板并锚固于碳纤维板锚具上;所述碳纤维板锚具包括锚体以及位于锚体内部、底部呈波形并且用于与碳纤维板接触的楔形夹片。
具体地,所述固定支座材质为强度及刚度均较大的合金钢,固定支座上设置有四个椭圆形孔洞Ⅰ,用于安装锚栓,固定支座上的椭圆形孔洞Ⅰ两两相互垂直,解决了安装固定支座过程中,因孔洞位置与构件内部钢筋冲突造成的沿碳纤维张拉方向以及垂直于张拉方向上的偏差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板锚具,由上锚体、下锚体和楔形夹片组成。上、下锚体上均设置有固定螺孔Ⅱ及加压螺孔Ⅲ用于安装螺栓对楔形夹片及碳纤维板进行固定及加压处理。楔形夹片与碳纤维板接触面形状为波形,且接触面端部棱角进行圆角处理,楔形夹片与碳纤维板接触面中部为波形,两端平直;下锚体表面形状同楔形夹片。
作为优选,所述张拉杆为圆柱体,两端设置有一定长度的外螺纹。
更进一步地,所述张拉端挡板为长方形,带有两个用于安装张拉杆的圆形通孔Ⅳ及一个长形矩形通孔Ⅴ。
进一步地,所述张拉端支座材质为强度及刚度均较大的合金钢,张拉端支座上设置有四个两两相互垂直的椭圆形孔洞Ⅵ,用于安装锚栓;张拉端支座上设置有拉杆卡槽,卡槽侧面开口,用于安装及固定张拉杆。
再进一步地,所述千斤顶底座定位板,定位板靠千斤顶接触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弧形定位板,用于安装千斤顶。定位板靠张拉支座一侧设置有卡板,用于连接千斤顶顶部定位支座,千斤顶底座定位板靠近张拉端支座一侧的卡板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垂直的椭圆形孔洞Ⅶ,孔洞大小和方向与张拉支座靠近千斤顶底座定位板一侧的椭圆形孔洞Ⅵ大小和方向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千斤顶挡板为长方形,带有两个用于安装拉杆的圆形通孔Ⅷ,千斤顶挡板靠近千斤顶一侧对称设置有千斤顶定位槽。
另外,所述挡板卡槽为长方体,带有圆形孔洞Ⅸ,侧边开方形槽用于限制张拉端挡板与千斤顶挡板张拉过程中的张拉路径。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安装:
A、利用锚栓穿过椭圆形孔洞Ⅰ将固定支座固定于待加固构件上,将碳纤维板穿过固定支座底部的矩形槽,并将碳纤维板与楔形夹片、下锚体采用专用胶粘剂进行粘结,粘接后利用螺栓穿过固定螺孔Ⅱ连接上锚体与下锚体,以此固定楔形夹片与碳纤维板;利用螺栓穿过加压螺孔Ⅲ施加压力,增强碳纤维板、楔形夹片以及下锚体间的粘结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58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瓦刀
- 下一篇:一种臂架式泵车单伸展支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