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盗单肩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5399.5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2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崔秀芳;陈文滔;粱诗华;傅祥涛;陈志阳;方兵;黄娥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45C13/18 | 分类号: | A45C13/1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盗 单肩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肩包,特别涉及一种防盗单肩包。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手中便携式电子信用卡、钱包、手机登贵重物品也越来越多,由于使用频率较高,人们出行时大多将贵重物品直接放在单肩包内,拉上拉链,盖上搭扣。在乘坐公共汽车或者逛商店时,有时会遇到小偷将包上的搭扣打开,拉链拉开后,将保内的钱包、手机等贵重物品偷走,给当事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防盗单肩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盗单肩包,包括包体、包盖和包带,还包括指纹识别器、电子搭扣、控制芯片,所述指纹识别器位于所述包体的正面,所述电子搭扣连接包体和包盖,所述控制芯片位于包体上,所述指纹识别器、电子搭扣均与控制芯片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防盗拉链、微动开关,所述防盗拉链位于所述包体的开口处,所述防盗拉链包括两条链带,所述微动开关固定在所述防盗拉链开口端的一条链带上,所述微动开关的动作簧片朝向另一条链带,所述微动开关与控制芯片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包体的底部设有四个支脚,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四个支脚处,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芯片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固定于所述包盖的正面,所述扬声器与控制芯片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LED灯,所述LED灯固定于所述包带上,所述LED灯与控制芯片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密码键盘,所述密码键盘位于所述包体的正面,所述密码键盘与控制芯片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位于包体上,所述蓄电池与控制芯片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电子搭扣实现包体与包盖的连接,通过指纹识别器对开包人的身份进行识别认证,并将认证结果反馈给控制芯片,通过控制芯片对电子搭扣是否开启进行控制,所述控制芯片为单片机,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的优点,充分防止偷盗者通过电子搭扣将包盖打开进行偷盗,防盗性能稳定,结构合理,操作便捷,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盗单肩包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包体;2、包盖;3、包带;4、指纹识别器;5、电子搭扣;7、防盗拉链;8、微动开关;9、压力传感器;10、扬声器;11、LED灯;12、密码键盘;13、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指纹识别器对开包人进行识别认证,如果认证成功,则连接包体与包盖的电子搭扣才开启,提高单肩包的防盗效果。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一种防盗单肩包,包括包体1、包盖2和包带3,还包括指纹识别器4、电子搭扣5、控制芯片,所述指纹识别器4位于所述包体1的正面,所述电子搭扣5连接包体1和包盖2,所述控制芯片位于包体1上,所述指纹识别器4、电子搭扣5均与控制芯片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防盗拉链7、微动开关8,所述防盗拉链7位于所述包体1的开口处,所述防盗拉链7包括两条链带,所述微动开关8固定在所述防盗拉链7开口端的一条链带上,所述微动开关8的动作簧片朝向另一条链带,所述微动开关8与控制芯片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微动开关8固定在防盗拉链7开口端的一条链带上,且动作簧片朝向另一条链带,则微动开关8可检测防盗拉链7的两条链带是否啮合,从而实现对防盗拉链7的开合状态进行检测,若在应该闭合的状态下防盗拉链7打开,则属于异常打开情况,微动开关8将信息传递至控制芯片,防止偷盗者从防盗拉链7处打开包体1,防盗性能稳定。
进一步的,还包括压力传感器9,所述包体1的底部设有四个支脚,所述压力传感器9固定于所述四个支脚处,所述压力传感器9与控制芯片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压力传感器9固定于包体1底部的四个支脚,可对包体1内物品的重量进行实时检测,在对包体1内物品重量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如果压力传感器9检测到的压力突然变小,则说明物品有少,压力传感器9将检测信息传给控制芯片,防止偷盗者划破包体1进行偷盗,防盗性能稳定;另外,固定在四个支脚内,不影响包体1的整体美观度和使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53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