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纱输送牵拉变径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4520.2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5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成;林谷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永泰县金泰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32 | 分类号: | D01H5/32;D01H5/4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7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纱 输送 牵拉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纱输送牵拉变径机构。
背景技术
管纱中分为粗纱和细纱,但是粗纱并不能用于络纱,需将粗纱抽拉成细纱才能可进行络纱,为此需要一种管纱输送牵拉变径机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纱输送牵拉变径机构,该变径机构不仅结构紧凑,而且方便用于粗纱卷绕成细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管纱输送牵拉变径机构,包括斜置于机架上用于粗纱穿过的导向漏斗,所述的导向漏斗的出口端下侧设置有用于粗线牵拉的第一牵拉机构,所述第一牵拉机构的输出端下侧设置有转速大于第一牵拉机构的第二牵拉机构,所述第二牵拉机构输出端下侧设置有转速大于第二牵拉机构,所述粗纱经第一、第二及第三牵拉机构牵拉后形成细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牵拉机构包括设置于导向漏斗下侧的第一辊轴和位于第一辊轴斜上侧的第二辊轴,所述第一辊轴的外表面设置有滚齿,所述第二辊轴外周套置有与滚齿相配合夹送粗纱的橡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牵拉机构由相贴合牵拉夹送粗纱的斜置第一皮带输送机构和第二皮带输送机构组成,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构的斜下方设置有以使第一皮带输送机构的皮带靠近粗纱的一面为斜面的第一导向辊,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构的斜下方设置有以使第一皮带输送机构的皮带靠近粗纱的一面为斜面的第二导向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牵拉机构包括位于第二牵拉机构下侧的第三辊轴和位于第三辊轴斜上侧的第四辊轴,所述第三辊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磨砂层,所述第四辊轴外周套置于磨砂层相贴合的第二橡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辊轴的斜上侧还设置有第五辊轴,所述第五辊轴外周套置有与第二橡胶层相贴合的棉絮粘黏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牵拉机构的转速为第一牵拉机构的2~4倍,所述第三牵拉机构的转速为第二牵拉机构的3~8倍。
进一步地,所述粗线由设置于机架上侧的线筒经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送入导向漏斗,所述导向漏斗的出口端为斜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变径机构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利用输送的速度差实现粗纱牵拉为细纱的过程,而且工作效率高,不会损伤纱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区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B区放大图;
图中:10-导向漏斗11-斜面20-第一牵拉机构21-第一辊轴22-滚齿26-第二辊轴27-橡胶层30-第二牵拉机构31-第一皮带输送机构32-第二皮带输送机构36-第一导向辊37-第二导向辊40-第三牵拉机构41-第三辊轴42-磨砂层46-第四辊轴47-第二橡胶层50-第五辊轴51-棉絮粘黏层60-线筒70-第一导向杆80-第二导向杆C-粗纱D-细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至图3
一种管纱输送牵拉变径机构,包括斜置于机架上用于粗纱C穿过的导向漏斗10,所述的导向漏斗的出口端下侧设置有用于粗线牵拉的第一牵拉机构20,所述第一牵拉机构的输出端下侧设置有转速大于第一牵拉机构的第二牵拉机构30,所述第二牵拉机构输出端下侧设置有转速大于第二牵拉机构40,所述粗纱经第一、第二及第三牵拉机构牵拉后形成细纱D。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牵拉机构包括设置于导向漏斗下侧的第一辊轴21和位于第一辊轴斜上侧的第二辊轴26,所述第一辊轴的外表面设置有滚齿22,所述第二辊轴外周套置有与滚齿相配合夹送粗纱的橡胶层27。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牵拉机构由相贴合牵拉夹送粗纱的斜置第一皮带输送机构31和第二皮带输送机构36组成,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构的斜下方设置有以使第一皮带输送机构的皮带靠近粗纱的一面为斜面的第一导向辊32,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构的斜下方设置有以使第一皮带输送机构的皮带靠近粗纱的一面为斜面的第二导向辊37,从而使得第一皮带输送机构和第二皮带输送机构的斜面相配合夹送粗纱。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牵拉机构包括位于第二牵拉机构下侧的第三辊轴41和位于第三辊轴斜上侧的第四辊轴46,所述第三辊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磨砂层42,所述第四辊轴外周套置于磨砂层相贴合的第二橡胶层47,粗纱经此第三牵拉机构变为细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永泰县金泰纺织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永泰县金泰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45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并条机集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包芯纱长丝导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