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筒冲砂和泵防砂一体化管柱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34460.4 | 申请日: | 2015-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7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罗昌华;杨万有;彭建峰;张成富;罗振清;沈琼;王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E21B43/08;E21B43/3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宋洁瑾 |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筒 冲砂 泵防砂 一体化 管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开发洗井防砂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井筒冲砂和泵防砂一体化管柱。
背景技术
海上油田部分井随着油田注水开发历程延长,油田含水增高,由于采液强度的增加,油层压力下降,砂岩承受载荷增加,颗粒之间的胶结破坏引起油井出砂,该类井受出砂影响产能。出砂主要对井下工具造成伤害,在电潜泵方面的损坏方式主要有砂堵、砂卡和磨损,导致无液产出或电机过载烧毁,恶劣情况机组断裂落井。针对出砂井,目前常用的办法是通过动管柱,下入冲砂管柱进行冲砂作业。这种冲砂方法成本高,作业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筒冲砂和泵防砂一体化管柱,克服现有技术中冲砂方法成本高,作业量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井筒冲砂和泵防砂一体化管柱,包括具备洗井冲砂功能的过电缆封隔器、洗井阀、闭式泵、旋流除砂装置和冲砂管柱,所述洗井阀设置于闭式泵内,具备洗井冲砂功能的过电缆封隔器、闭式泵、旋流除砂装置和冲砂管柱通过油管连接成一体。
所述具备洗井冲砂功能的过电缆封隔器上设有洗井冲砂通道。
所述闭式泵由洗井阀、电潜泵和外部的护罩组合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井筒冲砂和泵防砂一体化管柱,所述过电缆封隔器具备洗井冲砂通道;所述电潜泵上连接洗井阀,冲砂洗井时关闭电潜泵生产通道。所述闭式泵防止液体直接进入到电潜泵。所述旋流除砂装置实现井下砂液分离。所述冲砂管柱实现冲砂液进入到管柱底部,实现彻底冲砂。通过闭式泵和旋流除砂装置,保证正常生产时大颗粒的砂不进泵,防止砂对电潜泵的磨损,起到防砂的目的。通过具备洗井冲砂功能的过电缆封隔器、洗井阀和冲砂管柱实现不动管柱冲砂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生产过程中实现泵下防砂,保证正常生产的需求;
2.在不动管柱情况下完成冲砂洗井作业;
3.节省动管柱作业成本,减少作业量,工序简单、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井筒冲砂和泵防砂一体化管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具备洗井冲砂功能的过电缆封隔器;2、洗井阀;3、闭式泵,4、旋流除砂装置;5、冲砂管柱;6、套管;7、油管(洗井液首先进入油管);8、安全阀;9、放气阀;10、油管(闭式泵上部的油管);11、电潜泵;12、防砂管;13、筛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井筒冲砂和泵防砂一体化管柱,包括具备洗井冲砂功能的过电缆封隔器1、洗井阀2、闭式泵3、旋流除砂装置4和冲砂管柱5,洗井阀2设置于闭式泵3内,具备洗井冲砂功能的过电缆封隔器1、闭式泵3、旋流除砂装置4和冲砂管柱5通过油管连接成一体。
防砂的实现:产液从筛管13进入,从防砂管12和冲砂管柱5中间的环空向上,进入旋流除砂装置4,液体经过旋流除砂装置4进行砂液分离,分离后的液体进入闭式泵3,然后进入电潜泵11,通过洗井阀2,进入闭式泵3上部的油管10,最后进入到地面。
冲砂的实现:洗井液首先进入油管7,通过洗井阀2,此时洗井阀2关闭电潜泵11通道,洗井液进入到闭式泵3内,再进入到旋流除砂装置4,在向下进入到冲砂管柱5内,最后从冲砂管柱5底部返出进入到防砂管柱12和冲砂管柱5之间的环空,再向上进入到套管6和生产管柱之间的环空,再通过过电缆封隔器1的洗井通道,最后返出到地面。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44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