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玻璃门窗转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33843.X | 申请日: | 2015-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6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 发明(设计)人: | 倪峰;蒋孝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天地栋梁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61/00 | 分类号: | B65D6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2 | 代理人: | 王学勇 |
| 地址: | 24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减震 功能 玻璃 门窗 转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转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玻璃门窗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商业化程度也逐步提高,而针对人流量较大的各类商业场所,集装饰与防护于一体的玻璃门窗使用越来越广泛。现有的玻璃门窗由于材质的限制,在生产完成后需要通过车辆运到安装位置,其过程中需要辅助以人工搬运,因而劳动强度大,效率较低,又比如在工厂中,生产完成的玻璃门窗如过采用人工搬运到存放场地,费时费力,特别是遇到质量较大的玻璃门窗产品,人工搬运产生的困难则更为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玻璃门窗转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玻璃门窗转运装置,包括底部架体和竖直架体;所述竖直架体垂直与底部架体上;所述底部架体包括第一底部横杆、第二底部横杆和第三底部横杆,所述第一底部横杆、第二底部横杆和第三底部横杆下方固定设置有叉车连接套;所述第一底部横杆和第二底部横杆之间设置有斜向连杆,所述斜向连杆靠近第一底部横杆的一端高于远离第一底部横杆的一端;所述竖直架体包括垂直于第二底部横杆的竖向杆。
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底部横杆和第三底部横杆之间连接有固定杆,所述竖向杆与第三底部横杆之间设置有加强固定杆。
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竖向杆上设置下弯的挂钩。
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斜向连杆上表面设置有柔性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底部横杆和第二底部横杆之间设置有斜向连杆,能够通过其产生的斜向支撑面对玻璃门窗进行支撑;通过垂直于第二底部横杆的竖向杆,能够供玻璃门窗进行倚靠;并且,通过设置在第一底部横杆、第二底部横杆和第三底部横杆下方的叉车连接套,能够方便的与叉车的起重装置配合,通过叉车提升该转运装置,安全可靠,使用简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玻璃门窗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底部横杆,2-第二底部横杆,3-第三底部横杆,4-竖向杆,5-加强固定杆,6-固定杆,7-斜向连杆,8-柔性垫,9-挂钩,10-叉车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玻璃门窗转运装置,包括底部架体和竖直架体;所述竖直架体垂直与底部架体上;所述底部架体包括第一底部横杆1、第二底部横杆2和第三底部横杆3,所述第一底部横杆1、第二底部横杆2和第三底部横杆3下方固定设置有叉车连接套10;所述第一底部横杆1和第二底部横杆2之间设置有斜向连杆7,所述斜向连杆7靠近第一底部横杆1的一端高于远离第一底部横杆1的一端;所述竖直架体包括垂直于第二底部横杆2的竖向杆4。该方案中,由于具有斜向连接杆7,能够通过其产生的斜向支撑面对玻璃门窗进行支撑;由于具有竖向杆4,能够供玻璃门窗进行倚靠;由于具有叉车连接套10,能够方便的与叉车的起重装置配合,通过叉车提升该转运装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改进,可以在第二底部横杆2和第三底部横杆3之间设置固定杆6,并且在竖向杆4与第三底部横杆3之间设置加强固定杆5,从而增加竖向杆4与底部架体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增加竖向杆4与待转运的玻璃门窗之间的固定效果,可以在竖向杆4上设置下弯的挂钩9,使用时可以采用如绳索、吊带等紧固连接件一端捆绕在挂钩9上,另一端绑紧玻璃门窗后同样固定到挂钩9上,防止玻璃门窗在转运过程中滑动。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改善斜向连杆7的硬质支撑效果,可以在斜向连杆7上表面设置柔性垫8,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海绵、棉布等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垫8对玻璃门窗进行柔性支撑,在固定的同时也起到防滑的作用。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天地栋梁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铜陵天地栋梁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38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