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油废水气浮混凝砂滤一体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32721.9 | 申请日: | 2015-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3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安龙;周丹妮;张佳晔;王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杨晔 |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油 水气 浮混凝砂滤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含油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油废水气浮混凝砂 滤一体机。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工业发展进入饱和阶段,如何处理工业废水 也逐渐成为环保行业研究的热点。含油废水是一种量大面广的工业废水,它来自 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和油的转运等。同时因其具有毒性大、COD含量高和可生 化性差的特点,是最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而国内目前针对含油废水普遍采用 的是“隔油—混凝—过滤”或“隔油—气浮—过滤”工艺(李丽,李萍,杨旭. 石油废水处理技术.化工时刊.2005,19(2):59-61)。虽然该工艺技术成熟、稳定 可靠,但在实际工程中仍存在结构复杂、气浮有死角、分离不彻底、气浮池淤泥、 喷嘴堵塞等问题。因此,针对含油废水的特点,开展工程研究,以降低废水处理 运行费用,加快处理速度,缩小占地面积,提高处理效果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含油废水气浮混凝砂滤一体机是一种高效的三级一体物化处理装置。它是由 隔油工艺,混凝气浮工艺,过滤工艺这三种工艺和刮渣机结构,气浮槽结构,排 泥斗结构和过滤结构这四种结构构成。第一级,利用油水的相对密度差,将浮油 和一部分分散油根据气浮的原理,产生许多微气泡,使得水中的油夹带着微小气 泡漂浮在装置内表面,用刮渣机去除。第二级,因不易去除乳化油、溶解油、分 散油和其他分子悬浮物,需采用混凝沉淀和气浮的方法共同协作,将小絮粒通过 碰撞粘附形成大的絮体,最终沉降到排泥斗排出。第三级,将前两个阶段处理好 的废水,通过砂层之间狭小的空隙和砂粒的大表面积将废水中剩余的含油分子和 大部分盐分去除掉。特别适用于油田钻井污水、油田回注水、炼油厂污水的处理 (钟敏,宋黎明,王子,蔡蕊,邵飞.石油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及应用概述.科学技 术与工程,2013,13(34):10244-10249)。
目前,大部分气浮装置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效果优良等 优点,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电解气浮装置(EAF)吸附氧化 能力强,但耗电量高,极板易损失,运行费用高。超效浅层气浮装置(KROFTA) 布水均匀,除渣明显,但结构复杂。涡凹气浮装置(CAF)投资少、能耗低、操 作和维修简便,但存在气浮有死角、分离不彻底、气浮池淤泥(汪国刚.气浮净 水装置的研究与进展.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1):22-23)。而砂滤装置有 快速砂滤池、双层滤池、多层滤池、压力过滤器、砂滤棒过滤器等多种装置。但 都存在一个不能连续过滤的问题(李敏贤,戴凌汉,孔晓宁,范德顺,钱才富. 连续式砂滤器的结构与研究进展Ⅰ—国外研究.第十二届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 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成果校际交流会论文集.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2011.8,374-377)。
考虑上述问题,现有的含油废水处理装置都不能有效的满足废水处理的要 求。我们将气浮混凝砂滤等环节融为一体,设计出一种高效处理含油废水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油废水气 浮混凝砂滤一体机,能够解决现有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存在气浮有死角、分离不彻 底、气浮池淤泥、喷嘴堵塞、处理不连续等问题,具有处理效果好、连续快速处 理、节能环保、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少、便于操作管理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含油废水气浮混凝砂滤一体机,包括罐身1和位于罐身1外的第一空气压 缩机29和第二空气压缩机30。
所述罐身1是圆柱形密闭反应腔体,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所述罐身1上部内为 气浮混凝池2,下部内为过滤池34,所述罐身1外侧顶部设置集电装置16,所述罐 身1上部设置穿过罐身1侧壁的总进水管3,所述罐身1下部设置位于罐身1侧壁的 废水出水口25。
所述气浮混凝池2内缘的顶部设置环状的出油堰9和出水堰12,所述出油堰9 位于出水堰12上方,所述出油堰9和出水堰12的外边缘构成环状挡板8,所述出油 堰9底部的出口与出油管10的入口连接,所述出油管10的出口连接罐身1外,所述 出水堰12底部的出口与出水管13的入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27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