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流风机叶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2546.3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5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微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32 | 分类号: | F04D29/32;F04D29/3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流 风机 叶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流风机叶轮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通风制冷制热空调等领域的电 机配套的叶轮。
背景技术
风机作为输送流体的一个重要载体,在通风制冷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金属冲压件只 能形成等厚的的风叶,而对于空气动力性能风量及噪声良好的机翼翼型风叶则往往需要通过 塑料进行注塑形成,另一方对于风叶和电机的连接的实现,塑料风叶往往能实现复杂的设计 进行牢固的连接。通过热固型、热塑型材料进行工艺成型,等厚类似金属风叶的专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全底噪的轴流风机叶 轮结构。
这种轴流风机叶轮结构,包括中间盘和风叶,在风叶尾缘上设有若干个齿型凹陷及齿型凸 起,每一片风叶的叶根处有壁厚逐渐加厚的过渡部分,在相邻两片叶片的叶根过渡部分有U 型或者C型的相连结构,中间盘的最外圆部位设有凸起过渡于风叶之间,凸起的内边缘向中 间盘延伸的凹陷处有圆角相连。,在中间盘上有若干均布的用于连接风叶和电机的定位孔,用 于连接电机轴和风叶的安装孔位于中间盘的正中心,加强筋均布在中间盘上,在加强筋的内 圈有一个圆柱环。
作为优选:所述过渡部分包括等壁厚接触处、中间过渡加厚处及与中间盘接触处且厚度最 厚处。
作为优选:所述圆柱环设有曲面用于连接加强筋。
作为优选:在凹陷和凸起之间设有光滑过渡的第三曲面。
作为优选:加强筋的形状为圆柱形,加强筋和圆柱环的端面齐平,略低于凸起的表面;每 一个加强筋在中间盘的相对位置为在叶片的叶根位置。
作为优选:齿型凹陷及齿型凸起的起始位置为风叶尾缘的叶顶处,终止位置在风叶的1/5 叶高及以下。
作为优选:齿型凹陷及齿型凸起之间有圆角光滑过渡。
作为优选:齿型凹陷及齿型凸起从起始位置到终止位置,或等大小均匀分布,或等大小逐 渐变疏,或逐渐由大变小均匀分布,或由大变小逐渐变疏。
作为优选:叶片的数目可以为3~11片。
作为优选:叶片的外径为100~800mm中间任一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叶根处是风叶受力较大的部位,在风叶的叶根处有逐渐加厚的 过渡件,一方面增加了连接的牢固度,另一方面,在叶根处,从前缘到尾缘,光滑过渡,有 益于气流的流动,减少了叶根涡流及损失。
2)根据本实用新型,在中间盘上有用于加强牢固度的圆柱体及圆柱环,同时由于这些部 件的存在,在塑料风叶注塑成形的过程中,减小了中间盘上下面得张力,使得成形的风叶的 中间盘的下表面与电机风叶头相连的平面平整,这也是本实用新型的重要创新点之一。
3)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每一片风叶的尾缘部位有若干个小齿凹陷及凸起,凹陷和凸起之 间有圆角光滑过渡。气流从前缘到尾缘的之后,在尾缘处形成若干大的涡流,小齿型结构可 以将这些大涡提前发生分离,在未到达尾缘的时候形成小涡,从而降低了风机运行的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风叶1、齿型凹陷2、齿型凸起3、定位孔4、安装孔5、加强筋6、过渡部分 7、凸起8、标识处9、相连结构10、中间盘11、圆柱环12、等壁厚接触处13、中间过渡加 厚处14、与中间盘接触处且厚度最厚处15、第一曲面16、第二曲面17、第三曲面18、平面 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将结合较佳实施例 进行描述,但应知道,并不表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实施例中。相反,本实用新型将涵盖 可包含在有附后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替换物、改进型和等同物。
如图1所示,轴流风机叶轮及连接结构,包括若干风叶1,若干凹陷2及若干凸起(3)所 组成的小齿型,若干定位孔4,安装孔5,若干加强筋6,过渡部分7,凸起8,标识处9,相 连结构10,中间盘11,圆柱环12。
如图2所示,轴流风机叶轮及连接结构,包括位于过渡部分7的三个位置,其中等壁厚接 触处13,中间过渡加厚处14及与中间盘接触处且厚度最厚处15,曲面16、曲面17和曲面18, 平面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微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微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25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薄板成型的泵导流盘的结构
- 下一篇:便于增加叶轮长度的风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