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土发热器及具有该发热器的发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1992.2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7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余辉;余文达;袁庆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宁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方闻俊;张群 |
地址: | 31533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土 发热 具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陶土发热器,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具有 该发热器的发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室内取暖用的加热器一般包括发热管和散热壳体,发热管设有电源连接 线,接通电源后发热管即开始发热,通过散热壳体将热量向周围空气传播,这种加热器 的发热管与散热壳体之间通过空气传递热能,而由于空气的热容很小,发热管停止加热 后,加热器便很快冷却,不能储存热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1285110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新型储 热式加热器》(申请号:20082016445.3)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包括发热管和散热壳体, 发热管置于散热壳体内,发热管设有电源连接线,发热管与散热壳体之间填充有储热粉。 上述加热器内储热粉可以起到存储热量的作用,加热器停止加热后的一段时间内,储热 粉储存的热量可以继续发热,起到取暖作用,从而有效利用了能源。但是,由于上述加 热器内采用的是加热管,而加热管在安装时需要设置特定的安装腔,不仅装配不便,也 影响了加热器的应用范围,且加热管的发热面积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加热器的散 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便于装配、散热 效果好、应用范围广的陶土发热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具有上述 发热器的发热装置,该发热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发热效果好且生产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陶土发热器,包括散热壳 体、发热体及陶土,所述散热壳体具有用于容纳发热体及陶土的内腔,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发热体为发热丝,该发热丝分散的盘旋在散热壳体的内腔中,且所述发热丝的两端 分别与散热壳体上的正、负极连接端口连接,所述陶土填充在发热丝外周的散热壳体内 腔中。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定位柱,所述的发热丝缠 绕于多个定位柱之间。设置上述定位柱,便于将发热丝均匀的分散安装在散热壳体内腔 中。
优选地,所述散热壳体的上下侧壁上分别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 部上开有第一连接孔。本实用新型的陶土发热器可单独使用,设置上述第一连接部,便 于将单个陶土发热器进行安装使用。
一种具有上述陶土发热器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陶土发热器及包覆于该陶 土发热器外周的金属材质层,所述金属材质层的侧壁上具有供散热壳体的正、负极连接 端口露出的开口。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金属材质层包括能相互对合的第一金属材质层及第二金属材 质层,该第一金属材质层与第二金属材质层对合后构成用于容纳陶土发热器的安装腔。 设置这样的结构为陶土发热器与金属材质层的装配提供了便利。
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材质层与第二金属材质层的上下侧壁上分别成型有向外延伸 的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上对应开设有便于将第一金属材质层与第二金属材质层进 行连接的第二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金属材质层的外表面成型有多个便于增加储热和散热面积的凸棱,以 增加加热装置的储热和散热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散热器中的加热管替 换为加热丝,并在加热丝周围填充了陶土,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加热器具有较好的 储热功能,且由于加热丝可以在散热壳体内往复缠绕,充分增大了与陶土的接触面积, 从而能更加快速的将热量传递给陶土,提高了散热效果,同时,加热丝在安装时无需设 置专门的安装管,使发热器的装配更加便利,并且,本实用新型的陶土发热器可代替普 通的发热丝发热管、X型铝合金发热体、云母板发热体等安装到钢化玻璃取暖器、薄板 对流取暖器或铝合金片体取暖器上,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本实用新型的发热装置在发热 器外周包覆了金属材质层,结构简单合理,与现有技术中的铸铁加热器相比,制造成本 更低且发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陶土发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有陶土发热器的发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宁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宁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19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