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齿轮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0522.4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5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浩;吴志强;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F16H55/06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 | 代理人: | 王广 |
地址: | 31120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机构,特别是一种两级齿轮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两级齿轮机构多为一体化设计,齿轮内孔与基础轴通常为直接接触 或者通过轴承接触,前者在经过多次工作旋转,齿轮内孔与基础轴之间会不断 磨损,使得齿轮机构寿命有限;后者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稳 定性高的两级齿轮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种齿轮机构,其结构 特点在于,包括:一个基础轴,一个中心设置有延伸部的大齿轮,所述延伸部 由自润滑材料构成,所述基础轴设置在所述延伸部中;一个底部带齿槽的小齿 轮,所述齿槽与所述大齿轮固连,所述延伸部设置在所述小齿轮的内孔中;上 述基础轴、大齿轮、小齿轮同轴设置。将延伸部的材料由原有的金属结构替换 为常见的自润滑材料,有效降低了齿轮机构与基础轴之间的摩擦系数,延长了 齿轮机构的使用寿命,且不需要轴承,结构更为简单,成本更加低廉。
作为优选,所述小齿轮的内孔远离齿槽一端封闭形成第一封闭端,所述第 一封闭端外侧设置有定位凸台,与所述定位凸台相对应地设置有一个定位端面, 工作时,所述基础轴将所述定位凸台顶压在所述定位端面上,有利于减少小齿 轮与定位端面的摩擦,降低运动阻力及噪声,定位凸台和定位端面的配合,有 效提高了齿轮机构的稳定性,同时也延长了齿轮机构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大齿轮的一端封闭,形成第二封闭端,有 效降低了基础轴对第一封闭端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大齿轮整体由自润滑材料构成,所述自润滑材料为自润滑 的注塑材料,由于常用的自润滑注塑材料如POM、PPS、PEEK或PA成本较低, 大齿轮整体由注塑材料构成,便于一次生产成型,进一步降低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大齿轮为腹板式结构,腹板式结构能够在原有强度下减轻 齿轮机构的重量,进一步降低材料成本以及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1、由于将延伸部的材料 由原有的金属结构替换为常见的自润滑材料,有效降低了齿轮机构与基础轴之 间的摩擦系数,延长了齿轮机构的使用寿命,且不需要轴承,结构更为简单, 成本更加低廉;2、设置定位凸台和定位端面,有利于减少小齿轮与定位端面的 摩擦,降低运动阻力及噪声,有效提高了齿轮机构的稳定性,同时也延长了齿 轮机构的使用寿命;3、大齿轮整体由自润滑的注塑材料构成,便于一次生产成 型,也进一步降低了成本;4、腹板式结构能够在原有强度下减轻齿轮机构的重 量,进一步降低材料成本以及摩擦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 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小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基础轴10、基座11、大齿轮20、延伸部21、第二封闭端210、 加强筋22、小齿轮30、齿槽31、第一封闭端32、内孔33、定位凸台34、轴向 定位端面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 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基础轴10、基座11、大齿轮20、 延伸部21、第二封闭端210、加强筋22、小齿轮30、齿槽31、第一封闭端32、 内孔33、定位凸台34、轴向定位端面35构成。
小齿轮30底部设置有一圈齿槽31,大齿轮20由自润滑的注塑材料注塑加 工而成,在大齿轮20进行注塑加工时,齿槽31嵌入到大齿轮20中,从而实现 大齿轮20与小齿轮30的固连。工作时,大齿轮20的扭矩可以通过齿槽31传 递到小齿轮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未经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05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倍捻机挂轮轴总成
- 下一篇:密闭式炼胶机中两速机械换档减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