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椅臂托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30294.0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3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娟;任洁琼;白桂莲;丁文;胡萍;何维春;李梅英;朱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玉娟 |
主分类号: | A61G5/12 | 分类号: | A61G5/12 |
代理公司: | 宁夏专利服务中心 64100 | 代理人: | 周筠 |
地址: | 750001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椅臂托。
背景技术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肢体残障者重要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轮椅进行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能够给予残疾人一种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轮椅在结构上有:前轮、后轮、坐垫、靠背、扶手、脚托等组成。国内还没有适合偏瘫或一侧肢体残疾患者使用的专业轮椅,偏瘫患者使用普通轮椅时,最大的问题是患肢的放置位置,如果放置不合适,手臂容易滑落至轮子里,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发生,或患臂下垂,引起肩关节脱臼,导致肩手综合症,造成患手疼痛、肿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轮椅臂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轮椅臂托,包括扶手、臂托、底座,扶手位于臂托的前方,底座位于臂托的后方,臂托上表面设置有与手臂相适配的内凹部分,下表面通过字母扣铆钉与扶手固定,底座呈倒“C”型,通过字母扣铆钉固定于臂托下方,底部通过与扶手相适配的倒“C”型凹槽卡在扶手上;
还包括手臂固定带,手臂固定带由1根尼龙带组成,尼龙带两端具有相配合的撕拉式魔术贴;
还包括底座固定带,底座固定带由1根尼龙带组成,尼龙带两端具有相配合的撕拉式魔术贴;
所述臂托上表面内凹部分设置有海绵布衬垫;
所述臂托、底座为高分子聚乙烯板材;
所述扶手由铝合金条外包海绵布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原理结构简易、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高,适合医院、社区、家庭使用。轮椅臂托能够预防患手不必要的损伤,减少肩手综合症的发生,减少陪护及护士压力,正确使用可以预防肩手综合症,肩关节半脱位等,增强患者康复信心,提高患者对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从而促进患者积极主动参与康复治疗,促进功能的康复,减轻护理人员及家属的工作负担,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扶手2-臂托3-底座4-手臂固定带5-海绵布衬垫6-底座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轮椅臂托,包括扶手1、臂托2、底座3、手臂固定带4、海绵布衬垫5、底座固定带6,扶手1位于臂托2的前方,底座3位于臂托2的后方,扶手由铝合金条外包海绵布组成;臂托2为高分子聚乙烯板材,上表面设置有与手臂相适配的内凹部分,下表面通过字母扣铆钉固定于扶手1上,上表面内凹部分设置有海绵布衬垫5,且海绵布衬垫5的长度略长于臂托2,患臂可以舒适的放在臂托2的内凹部分;底座3为高分子聚乙烯板材,形状呈倒“C”型,通过字母扣铆钉固定于臂托2下方,底部通过与扶手1相适配的倒“C”型凹槽卡在扶手1上;手臂固定带4和底座固定带6各由1根尼龙带组成,尼龙带两端具有相配合的撕拉式魔术贴。
在使用时,首先将制作好的臂托2通过底座3固定在轮椅扶手上,将底座3的倒“C”型凹槽卡在轮椅扶手上,系紧底座固定带6;然后评估患者患肢的情况,将患肢放在臂托2上表面的凹槽里,系好手臂固定带4,松紧适宜,手握扶手1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玉娟,未经刘玉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302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