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带传动式电动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29463.9 | 申请日: | 2015-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7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 发明(设计)人: | 葛钱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途尔车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M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带传动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带传动式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的发展史比燃油汽车更长,世界上第一辆机动车就是电动车。后来,由于燃油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电动车在能源技术和行驶里程的研制上长期未能取得突破,从20世纪20年代初至60年代末,电动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沉寂期。进入70年代以来,由于中东石油危机的爆发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日益关注,电动车再度成为技术发展的热点。
经过市场调研发现,在电动车行业中大部分两轮电动车都是使用后轮毂驱动方式作为动力的,而后轮毂驱动电机在使用过程中故障率较高,现在雨水频繁,道路积水严重,后轮毂驱动电机的防水性能不能达到此高度。且同行业的中置驱动都是通过链条作为传输动力,它的噪音高,容易磨损,安全系数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提升了电机的工作效率,更降低了耗电量,并在电机高速旋转时的减少摩擦噪音皮带传动式电动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为:一种皮带传动式电动车,包括车身、设置在车身头部的车把、前轮和后轮,所述车身上设置有蓄电池、电机、以及控制电机转速的控制器,所述后轮中心连接有承轴,所述后轮通过承轴连接有传动轮盘,所述传动轮盘通过传送皮带与电机连接,所述车把上设置有控制电源的按钮和控制电机转速的转把,所述按钮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转把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蓄电池、电机电连接,所述前轮和后轮上均连接有毂刹制动器。
进一步地,所述车身脚踏处开有凹槽,该车身上还连接有插座,所述蓄电池设置在凹槽内,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与插座连接,所述电动车外接有充电器,所述充电器通过插座与蓄电池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把设置在车把右侧的把手上,符合普通大众的用手习惯,提高骑行时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所述毂刹制动器为130毂刹制动器,提高刹车制动的性能,提升电动车使用安全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设置在车身的中腹部,既使电机在电动车骑行时达到防水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蓄电池可为锂离子电池,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锂电池的使用循环寿命也高于铅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中置驱动方式来实现电动车整车的正常行驶,不仅仅提高了电机的力矩,提升了电机的工作效率,更降低了耗电量,增加了骑行的里程,同时,在电动车前轮和后轮采用130毂刹制动的方式,增大了刹车的性能,使行车更安全,另外,中置驱动装置中采用皮带传动代替普通的链条传动,减小了高速旋转时的摩擦噪音,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符合市场需求,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皮带传动式电动车,包括车身1、设置在车身1头部的车把10、以及通过前叉连接在车身1前方的前轮8和通过后平叉连接在车身1后方的后轮2,所述车1身上设置有蓄电池7、电机6、以及控制电机6转速的控制器9,所述电机6设置在车身1中腹部位置,所述后轮2中心连接有承轴,所述后轮2通过承轴连接有传动轮盘3,使得传动轮盘3在转动时带动后轮2转动,为了传动轮盘3转动,所述传动轮盘3通过传送皮带5与电机6连接,所述车把10上设置有控制电源的按钮11和控制电机6转速的转把13,为了符合大众的使用方式,将所述转把13设置在车把的右侧的把手处,所述转把13与控制器9电连接,所述按钮11与蓄电池7电连接,所述控制器9分别与蓄电池7、电机6电连接,所述前轮8和后轮2上均连接有毂刹制动器4,该毂刹制动器4可为130古刹制动器,所述车身1脚踏处开有凹槽,该车身1上还设置有插座,所述蓄电池7设置在凹槽内,所述蓄电池7通过导线与插座连接,当蓄电池7电量不足时,电动车外接有充电器,所述充电器通过插座与蓄电池7电连接,所述蓄电池7可为锂离子电池。
如图2所示,一种皮带传动式电动车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6、传动轮盘3和传动皮带5,所述电机6上通过承轴连接有运动轮盘12,所述运动轮盘12与传动轮盘3通过传送皮带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途尔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途尔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94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氨基酸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野外用净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