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纯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驱动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9271.8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9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中;方永寿;渠珍珍;徐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K21/14 | 分类号: | H02K21/14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彭成 |
地址: | 321017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永磁 同步 驱动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电动机,尤其是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驱动机。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用采用的电动机中,直流电动机控制简单,被广泛应用于能频繁起动、调速性能好、反转以及制动的场合。但是直流电动机因装有换向器,受到换向火花的限制,无法进行高速运行,且直流电动机的体积大、成本高、不易维护、对环境的要求高。其次,异步电动机,其气隙旋转磁场和转子绕组感应电流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异步电动机按转子结构可分为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和绕线式异步电动机两种类型。与其他电动机相比,异步电动机成本低、重量轻、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方便,但是由于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和其旋转磁场的同步转速具有固定的转差率,因此调速性能较差,在要求较宽调速范围的情况下不太实用。
由此可见,现有的电动汽车用的电动机在结构和使用上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亟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纯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驱动电机,其具有速度范围广,适于高速运转、抗退磁能力强、永磁材料利用率高、漏磁量小、散热效果好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纯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驱动电机,其包括定子、转子、以及外壳,其中,所述定子位于所述转子的外侧,所述转子采用永磁体,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形成内置式转子磁路结构;
所述定子采用8极9槽的分数槽结构,所述定子的外径为196mm,内径为124mm;
所述转子的外径为126.4mm,所述转子的内径为50.0mm。
所述定子的槽口宽为3.0mm,槽口高为1.0mm;
所述定子的槽肩角为30°,槽肩宽为24.2mm,槽底圆半径为86.mm,槽身高为19.4mm。
所述转子上设置有隔磁磁桥,所述隔磁磁桥的长度为1~1.5mm。
所述定子的铁心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循环水道。
所述转子冲片上设有八个小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纯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驱动电机满足高过载、宽调速等要求,电机可在转速高于额定转速时能实现弱磁控制,且速度范围广,适于高速运转、抗退磁能力强、永磁材料利用率高、漏磁量小、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定子和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纯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驱动电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配合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纯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1、转子2、以及外壳3,其中,定子1位于转子2的外侧,转子2采用永磁体,转子2与定子1形成内置式转子磁路结构;定子1采用8极9槽的分数槽结构,定子1的外径为196mm,内径为124mm;转子2的外径为126.4mm,转子2的内径为50.0mm。
较佳的,定子的外径为196.0mm,定子内径为124.0mm,定子的槽口12宽为3.0mm,槽口12高为1.0mm;定子的槽肩角为30°,槽肩宽为24.2mm,槽底圆半径为86.mm,槽身高为19.4mm。定子1采用了8极9槽的分数槽结构,定子槽11选用大槽,通过设置合理的每槽导体数和并绕根数使槽满率达到合适的值。
其中,转子外径为126.2mm,转子内径为50.0mm,中心为转子转轴23。转子磁路结构采用内置式转子磁路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内置式转子磁路结构,有利于恒功率运行状态下扩展速度范围;本实用新型的磁路结构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子机械强度高,更适合于高速运转;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利于增大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弱磁扩速能力;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中的永磁体抗退磁能力强。
较佳的,转子上设置有隔磁磁桥21,隔磁磁桥21的长度为1~1.5mm。避免了电机中因永磁体的漏磁系数过大而导致永磁材料利用率过低,减小漏磁。
较佳的,转子2冲片上的八个小孔22,从而减轻了电机的重量。对于内置式转子磁路结构,因为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永磁体嵌在铁心内部,避免或减小了电动机中的永磁体因漏磁系数过大而导致的永磁材料利用率过低的不足,在转子磁路结构时,设置合理的隔磁磁桥,使磁桥部位的磁通达到饱和来限制漏磁,隔磁磁桥通常很窄,较小的磁通就可使磁桥部位达到饱和,从而有效地限制漏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92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盘可调式磁力耦合器
- 下一篇:一种风力发电电机定子旋转烘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