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烃类转化制氢装置中酸性水的新型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8622.3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8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烁;张云生;杨会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智烁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君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5 | 代理人: | 王元清 |
地址: | 061001 河北省沧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化 装置 酸性 新型 回收 利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炼制技术领域中一种烃类转化制氢装置中酸性水的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炼制业的日益发展和技术进步,由于制氢酸性水产于烃类转化制氢装置,是转化反应后的剩余水,因溶解有CO2和微量的甲酸、甲醇、硅等杂质对设备具有腐蚀性,因此对石油炼制中烃类转化制氢装置中酸性水的回收利用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公知技术中,现有的烃类转化制氢装置中酸性水的回收利用装置主要是采用由汽提塔、升压泵、冷却器、过滤器、除盐水缓冲罐等组成,但受其构造所限,其整体装置结构繁复,工艺方法繁琐,尤其是必须采用大量的蒸汽汽提,也存在有处理后的烃类转化制氢装置的酸性水对设备腐蚀给装置留有后患,以及回收利用成本过高的问题,亦给装置的实际运行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烃类转化制氢装置的酸性水腐蚀设备给装置留有后患,以及回收利用成本过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装置结构简单实用,工艺方法简便,能大大减少酸性水对设备的腐蚀,不用汽提塔节省汽提蒸汽,也能节约加工成本,降低装置能耗,使用方便的新的烃类转化制氢装置中酸性水的回收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烃类转化制氢装置中酸性水的新型回收利用装置,它设有:闪蒸塔、升压泵、输送泵、冷却器、过滤器、除盐水缓冲罐、缓蚀剂计量储罐、计量泵,缓蚀剂计量储罐由装连有控制阀门和计量泵的输送管连通于升压泵后部到冷却器前部之间的管道上,闪蒸塔的输入管接口连接酸性水输送管,除盐水缓冲罐的输送泵所连输出管连接汽、柴油加氢注水水管,石油炼制中常压装置的电脱盐注水管和石油炼制装置的冷却用水管中的任一种水管。
上述的烃类转化制氢装置中酸性水的新型回收利用装置,所述升压泵后部到冷却器前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装连有三通管件,三通管件的分支管接头连通缓蚀剂计量储罐的输送管。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按照设计要求,将本实用新型的酸性水回收利用装置接连在烃类转化制氢装置后部连接输送酸性水的管道,将酸性水输入闪蒸塔进行闪蒸后,经闪蒸塔闪蒸后的酸性水由升压泵升压输送后,在升压泵输送管的三通管件连通的缓蚀剂计量储罐输送管加注显碱性的缓蚀剂,将闪蒸后的酸性水进行化合反应至酸性水的PH值为7.5~9.0,最佳为PH值8.0~9.0,经处理后的酸性水输至冷却器降温后,又经过滤器过滤后输送到加氢装置的除盐水缓冲罐,由除盐水缓冲罐的输送泵输送用于加氢装置注水用的除盐(氧)水或是除盐水缓冲罐中处理后的酸性水用于常压装置的电脱盐注水或是石油炼制装置的冷却用水等。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计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烃类转化制氢装置的酸性水腐蚀设备给装置留有后患,以及回收利用成本过高的问题。亦经过数次试验试用结果表明,它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整体装置结构简单实用,能大大减少酸性水对设备的腐蚀,又节省了汽提塔汽提处理酸性水所用的大量汽提蒸汽,节约了加工成本,降低了装置能耗,使用方便等优点,适用于烃类转化制氢装置中酸性水的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置结构简图及其工艺流程简图。
附图中各标号为:1闪蒸塔;2升压泵;3缓蚀剂计量储罐;4计量泵;5三通管件;6冷却器;7过滤器;8除盐水缓冲罐;9输送泵;SXS酸性水输出管;JQZS汽、柴油加氢注水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设有:闪蒸塔1、升压泵2、输送泵9、冷却器6、过滤器7、除盐水缓冲罐8、缓蚀剂计量储罐3、计量泵4,缓蚀剂计量储罐3由装连有控制阀门和计量泵4的输送管连通于升压泵2后部到冷却器6前部之间的管道上装连的三通管件5,三通管件5的分支管接头连通缓蚀剂计量储罐3的输送管,闪蒸塔1的输入管接口连接有酸性水输出管SXS;输送泵9的输出管连接汽、柴油加氢注水水管JQZ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智烁,未经张智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86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循环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修复水体的生态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