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传送带自动上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27880.X | 申请日: | 2015-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7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 发明(设计)人: | 谈渊智;谈祖清;孙伟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微研精密冲压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04 | 分类号: | B65G47/04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1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带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送带,具体的说是一种传送带自动上料装置,属于传送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生产线上的工件通过传送带实现输送。传送带通过电机带动工作,对于工件输送时的安放位置及方向无法进行控制,输送工件的时间节拍也不能进行控制。而在实际生产中,一些工件的上料位置及方向都有特殊的要求,传统的传送带无法满足对上料位置及方向有要求的工件的输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传送带自动上料装置,能够准确控制工件安放在传送带上的位置方向,同时对传送的时间节拍进行准确控制。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传送带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传送带和通过螺栓连接在传送带两侧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是: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放料机构、锁紧机构、上料机构和固定板,固定板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放料机构、锁紧机构和上料机构,放料机构包括固定在传动带上的四个放料限位杆,上料机构包括固定在固定板上的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上端连接托板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托板限位槽板,托板限位槽板内设有托板限位槽,升降托板通过定位销滑动连接在托板限位槽内;固定板上设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固定在固定板上的多个支撑杆,多个支撑杆上端共同连接锁紧固定板,锁紧固定板上固定锁紧气缸,锁紧气缸的气缸杆前端连接锁紧板。
进一步的,四个放料限位杆两两对称分布在传送带两侧,每个放料限位杆的内侧设有放料槽。
进一步的,托板限位槽为从上到下向外侧倾斜的轨迹槽。
进一步的,托板固定板上端连接托板限位板,托板限位板把升降托板盖在托板限位板和托板固定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工作稳定可靠;能够准确控制工件安放在传送带上的位置方向;同时,对传送的时间节拍进行准确控制;维护方便,成本较低;能够满足不同尺寸规格的工件的输送,使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传送带、2-自动上料装置、3-固定板、4-放料限位杆、5-放料槽、6-支撑杆、7-锁紧固定板、8-锁紧气缸、9-锁紧板、10-连接板、11-升降气缸、12-托板固定板、13-升降托板、14-托板限位板、15-托板限位槽板、16-托板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传送带1和通过螺栓连接在传送带1两侧的自动上料装置2,自动上料装置2包括放料机构、锁紧机构、上料机构和固定板3,固定板3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放料机构、锁紧机构和上料机构。
放料机构包括固定在传动带1上的四个放料限位杆4,四个放料限位杆4两两对称分布在传送带1两侧,每个放料限位杆4的内侧设有放料槽5。四个放料限位杆4构成工件上料的垂直通道,工件通过放料限位杆4构成的上料通道实现准确上料,只需要调整自动上料装置2的放料限位杆4的位置就能够满足不同规格尺寸的工件的上料,上料的位置方向都能进行准确控制。
上料机构包括固定在固定板3上的升降气缸11,升降气缸11的上端连接托板固定板12,托板固定板12上端连接升降托板13。固定板3上设有托板限位槽板15,托板限位槽板15内设有托板限位槽16,升降托板13通过定位销滑动连接在托板限位槽16内。所述托板限位槽16为从上到下向外侧倾斜的轨迹槽。所述托板固定板12上端连接托板限位板14,托板限位板14把升降托板13盖在托板限位板14和托板固定板12之间限制升降托板13的上下运动,使升降托板13在随着托板限位板14上下运动的时候,升降托板13在跟随托板限位槽16的轨迹运动。升降气缸11带动升降托板13上下运动时,托板限位槽板15对升降托板13的运行轨迹起到导向作用。工作时,放料机构上的工件通过锁紧机构后进入上料机构的升降托板,升降托板带动工件向下运动,升降托板在向下运动的同时沿着托板限位槽向外侧运动,从而让出空间让工件进入传送带上进行传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微研精密冲压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微研精密冲压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78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轨道的电动间隔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输送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