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供氧立式堆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7706.5 | 申请日: | 201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5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林镇荣;刘敏茹;郭华芳;林志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F17/02 | 分类号: | C05F17/02;C05F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供氧 立式 堆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供氧立式堆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污泥、农林垃圾、畜禽粪污、餐厨垃圾等有机固体废物的产量越来越多。这些有机固体废物若不能进行合理的资源化利用,将容易混入城市生活垃圾,一起进入到填埋场或焚烧厂处理终端,这不仅产生了巨大的运输费用和处理费用,而且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如何有效地处理利用这些有机固体废物,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堆肥化是在受控制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和酶活性加速有机物的生物降解和转化,最终使有机物达到腐熟化和稳定化的过程。堆肥过程不仅可以减少有机固体废物的体积、重量、臭味,杀灭病原菌、虫卵、植物种子等,同时会产生大量的腐殖质。生产出来的堆肥产品,可以作为土壤调理剂和植物营养源,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最后实现有机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槽式堆肥系统是有机固体废物好氧堆肥常用的工艺模式,有机固体废物经过粉碎等一系列前处理后,堆置于槽体内进行好氧堆肥。传统的槽式堆肥系统存在以下弊端:第一,槽体为敞开式设计,堆料的热量损失大。堆肥高温期存在对有机物有良好降解效果的嗜热微生物,其活性最佳温度范围是50~60℃。当物料堆体温度偏低时,会降低微生物活性,影响物料的发酵速度和降解效果,造成发酵不完全,肥料不达标;第二,槽式堆肥系统占地面积大,在用地紧缺的地方难以应用;第三,槽式堆肥系统的堆料从入口进入槽体,需经过翻堆机的多次翻堆才能移动到出口,容易造成氮源损失,而且能耗较大,出料不便。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堆肥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安全的智能供氧立式堆肥系统,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智能供氧立式堆肥系统,包括发酵仓体,所述发酵仓体立式设置,所述发酵仓体外部设置有仓体保温层,所述发酵仓体内部设置有检测所述发酵仓体内部氧浓度的氧浓度传感器,还包括从所述发酵仓体底部插入所述发酵仓体内的螺旋翻堆装置。当螺旋翻堆装置顺时针旋转时,物料会被输送上行,实现发酵仓体内中心区与底部物料的翻堆,当其逆时针旋转时,物料向下推动,有利于出料。
本实用新型发酵仓体采用立式布置,可减少占地面积,便于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城市利用,同时利用氧浓度传感器,准确了解仓体内氧气浓度变化,改变传统的定时通风,进行精准智能通风供氧,保障仓体内的最适氧含量,确保好氧堆肥进程。
优选地,所述氧浓度传感器对称设置于所述发酵仓体内侧。当氧浓度传感器检测到堆料内部氧浓度低于设定值时,即给通风系统发出工作信号。
优选地,所述发酵仓体底部与水平面成倾斜角度设置,发酵仓体底部设置成倾斜角度便于物料的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仓体底部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0~15度。
所述发酵仓体上部设置有物料进口,下部设置有物料出口,本实用新型的物料进出口设置便于排放物料。
优选地,所述发酵仓体上部设置有尾气排放口,所述发酵仓体通过设置于所述尾气排放口上的管道与尾气冷凝装置连接;所述尾气冷凝装置通过管道与尾气净化装置连接。对发酵仓体的尾气进行处理,使其不会污染环境,达到环保的要求。
所述发酵仓体顶部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发酵仓体内部水分的水分调节装置,水分调节装置可调节系统内的水分。
优选地,所述发酵仓体上还设置有通风口,其可以进行通风供氧,保障仓体内的最适氧含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系统采用立式布置,可减少占地面积,便于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城市利用,且出料口在仓体底部,便于出料;
2、先进入发酵仓体的物料位于底部,后进入发酵仓体的物料位于顶部,底部物料发酵产生的热量能直接为顶部的物料加热,系统生物热量损失少,同时仓体外采用保温材料,也降低了系统的热量损失;
3、利用氧浓度传感器,准确了解发酵仓体内氧气浓度变化,改变传统的定时通风,进行精准智能通风供氧,保障发酵仓体内的最适氧含量,确保好氧堆肥进程;
4、优化的出料和供氧方式,可减少翻堆次数,降低能耗、减少热量损失及N营养元素的损失。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发酵仓体、2、物料,3、仓体保温层,4、氧浓度传感器,5、物料出口,6、物料进口,7、通风口,8、螺旋翻堆装置,9、水分调节装置,10、尾气冷凝装置,11、尾气净化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77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感型土工格栅结构
- 下一篇:一种粉煤灰节能保温板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