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保护颈部的汽车主动头枕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27276.7 | 申请日: | 2015-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8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云科新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48 | 分类号: | B60N2/48;B60N2/42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保护 颈部 汽车 主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化汽车主动安全系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保护颈部的汽车主动头枕结构。
背景技术
交通事故的形态分为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碰撞以及行人碰撞。其中追尾碰撞因其无法预测性而导致其发生概率偏高。因此,在汽车安全研究中,在规划汽车乘员的保护策略时针对上述形态中的追尾碰撞,虽然造成乘车人员致命伤害和车体的严重变形均相对较小,但仍会对前车乘员造成颈部挥鞭伤。
现有技术中颈部保护以座椅系统为主,保护原理是通过座椅系统的靠背和头枕限制在追尾碰撞时头部相对与上躯干向后的运动,进而减小挥鞭伤的风险。市场上常见的主动头枕一般为纯机械结构,主要有两种,一是靠乘员与座椅的相对运动推动和头枕相连的连杆机构,进而推动头枕靠近乘员的头部,如SAAB主动头枕,在碰撞过程中,乘员由于惯性向后压迫座椅,通过空间连杆机构启动头枕,但是该技术方案存在较大的缺陷,即在利用碰撞的能量启动头枕机构时,头枕机构的响应时间长,即在头枕起到作用之前,挥鞭伤就已经发生;二是靠碰撞能量触发头枕,由弹簧驱动,头枕机构虽然运动可逆,但不能自行收拢,需要外部施加作用力以使其复位,操作麻烦,无法使用与智能化的主动安全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保护颈部的汽车主动头枕结构,实现对追尾碰撞的提前预判,及时启动对乘员颈部进行保护的机制,进而避免挥鞭伤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保护颈部的汽车主动头枕结构,包括固定在头枕内的气缸、与气缸电连接的控制模块以及与支撑块两端连接且横截面为U形的框体,所述框体滑动设置在头枕内,在所述框体的开放端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气缸的输出端连接,在与输出端相对的气缸端部上安装有调节杆,还包括两个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调节杆铰接,连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活动块,在框体正对调节杆的内侧壁上开有两个与活动块相配合的梯形槽;所述支撑块内上开设有空腔,且在该空腔内填充有弹性橡胶,在所述支撑块远离所述气缸输出端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颈部相适应的弧形接触面。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与气缸电连接的控制模块直接和汽车主动安全系统连通,即在位于汽车后方的车辆与本车的距离处于一个危险值范围内时,控制模块直接将命令传输至气缸,此时气缸的输出端伸张,带动支撑块向前移动,使得支撑块向乘员头部靠近,进而实现提前限制在追尾碰撞时头部相对与上躯干向后的运动,避免碰撞发生时气缸的启动不及时而导致的挥鞭伤发生;当位于汽车后方的车辆与本车的间距处于一个安全值范围内时,控制模块直接控制气缸回缩,即气缸输出端带动支撑块向后移动,进而使得乘员的头部以及支撑块复位,无需手动操作,实现头枕防护与汽车安全系统的同步,进而加强汽车驾驶安全的可靠系数。
并且,气缸固定在头枕内部,而与输出端相对的另一端端部上安装调节杆,两个连杆与调节杆铰接,而活动块滑动设置在梯形槽内,即能在气缸输出端伸出时,支撑块带动框体一并向前移动,能够保证支撑块在受到冲击后,框体可为支撑块以及支撑块提供有力支撑,在增大支撑块受力部分的承力范围的同时,防止支撑块或是气缸的输出端因受力集中出现损伤。其中,两个活动块与梯形槽之间的配合,可直接限定框体以及支撑块的前后移动位移大小,即当活动块移动至活动槽的极限位置时,支撑块的前进或是后退的位移达到最大化,即保证气缸输出端的移动位移固定,避免支撑块的伸出位移过大而降低乘员颈部防护的效果,同时减少支撑块在复位时不彻底而造成乘员的驾驶或是乘车舒适度降低。更进一步地,支撑块的外壁直接与乘员颈部接触,即弧形接触面移动至与颈部接触后,头枕对乘员的颈部保护程序便开始启动,而弧形接触面可在最大程度上增加颈部的舒适度,而在支撑块内部填充有大量的弹性橡胶,可在追尾碰撞发生后直接对乘员颈部因惯性而产生的运动进行限制,进而避免乘员挥鞭伤的发生。
进一步地,在所述调节杆末端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框体正对调节杆一侧的内壁连接。支撑块或是框体在移动至其自身的极限位置时会产生一定冲击,该冲击效果会直接体现在连杆或是活动块与活动槽之间,严重时会直接导致连杆或是活动块受损,因此,安装在调节杆与框体侧壁之间的弹簧可保证支撑块或是框体在移动至接近其极限位置时将其自身的冲击力缓冲一部分,使得支撑块的移动速度相对平缓而不会出现骤然加速或是减速的情况,实现延长头枕使用寿命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云科新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云科新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72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汽车座椅头枕
- 下一篇:电动汽车碰撞时高压电安全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