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用含碳纤维复合芯的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6305.8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50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琦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北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7/3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016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碳纤维 复合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产品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力用含碳纤维复合芯的电缆。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是一类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目前,常用的电力电缆由单芯的电力电缆通过简单的封裹制备而成,此种单芯的电力电缆为多股绞绕实心电缆,其采用铜、铝或铜铝合金制备,其存在:生产成本高,适用范围小的缺点。因此,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电力用含碳纤维复合芯的电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现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电力用含碳纤维复合芯的电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力用含碳纤维复合芯的电缆,该电缆由内而外包括:两个碳纤维复合材料内芯、分别包裹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内芯外部的两个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层,包裹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层外部的绝缘橡胶层,填充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层外壁和绝缘橡胶层内壁之间的绝缘填充层,所述绝缘橡胶层内包裹有2-4根光纤,绝缘橡胶层截面呈椭圆形状。
进一步优选,所述绝缘橡胶层左侧和右侧的厚度均大于上侧和下侧的厚度,绝缘橡胶层左侧和右侧的厚度分别相等,绝缘橡胶层上侧和下侧的厚度分别相等。
进一步优选,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内芯截面为圆形。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力用含碳纤维复合芯的电缆的结构较为简单,设计合理,所选材料具有耐高温,输送容量大,能耗低,寿命长,承载力大等优点,尤其是光纤的加入,可无损检测碳纤维复合芯棒是否出现断裂,从而可有效检测碳纤维复合芯棒的质量,保证碳纤维复合芯棒的使用寿命,可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应用范围广泛,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碳纤维复合材料内芯,2.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层,3.绝缘橡胶层,4.绝缘填充层,5.光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并且,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须的。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电力用含碳纤维复合芯的电缆,该电缆由内而外包括:两个碳纤维复合材料内芯1、分别包裹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内芯1外部的两个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层2,包裹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层2外部的绝缘橡胶层3,填充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层2外壁和绝缘橡胶层3内壁之间的绝缘填充层4,所述绝缘橡胶层3内包裹有2根光纤5,绝缘橡胶层3截面呈椭圆形状。
进一步优选,所述绝缘橡胶层3左侧和右侧的厚度均大于上侧和下侧的厚度,绝缘橡胶层3左侧和右侧的厚度分别相等,绝缘橡胶层3上侧和下侧的厚度分别相等;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内芯1截面为圆形。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北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北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63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