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拨壳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5144.0 | 申请日: | 2015-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0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周亚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新华橡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3/04 | 分类号: | B21C43/04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申萍 |
地址: | 214406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拨壳单元。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钢丝拉拔设备是通过将盘条进行酸洗池中进行酸洗去除氧化皮,再进行附着硼化膜,最后通过拉拔模具设备进行拉丝,整个过程不仅耗费较大的占地面积,而且工作环境长期处于酸性侵蚀中使得工人长时间的工作容易出现职业病,污染环境,生产效率低下。
对于传统的存在占地面积大,环境污染严重,人工成本高的问题,尤其是对于环境的污染,以及后续的污水处理的问题,其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寻求一种在拉丝机的拉拔前设置的一种占地面积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产效率的钢丝预处理生产线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组装占地面积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产效率的钢丝预处理生产线的拨壳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拨壳单元,它包括拨壳单元机架,拨壳单元机架上从右向左设置有两组拨壳组件,两组拨壳组件分别设置于一个带有斜面的拨壳组件调节支架上,拨壳组件包括拨壳组件底板、拨壳组件底座、两个拨壳组件上支座、两个拨壳组件调节座、两个拨壳组件调节丝杆以及五个拨壳组件整直轮,所述拨壳组件底板设置于拨壳组件调节支架的斜面上,拨壳组件上支座斜向设置于拨壳组件底座上,其中拨壳组件上支座上活动设置有拨壳组件调节座,通过拨壳组件调节丝杆调节拨壳组件调节座在拨壳组件上支座上的高度,在拨壳组件底座上通过垂直于拨壳组件底座的轴设置有三个拨壳组件整直轮,在两个拨壳组件调节座上通过垂直于拨壳组件调节座的轴设置有两个拨壳组件整直轮,五个拨壳组件整直轮呈三下二上错位布置。
拨壳组件整直轮外侧的轴上设置有拨壳组件防尘圈,轴的外端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拨壳组件定位挡圈以及拨壳组件弹簧螺母。
所述拨壳单元机架的右端进线处还设置有拨壳单元进线井字架,拨壳单元进线井字架从右向左依次包括进线框以及进线导轮。
两组拨壳组件下方的拨壳单元机架上设置有拨壳单元漏斗。
拨壳单元机架顶部设置有拨壳单元罩壳。
其中两个拨壳组件调节支架的斜面角度相差90度,使得第一组拨壳组件与第二组拨壳组件的夹角为90度。
第一组拨壳组件向后上方倾斜45度,第二组拨壳组件向前上方倾斜45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拨壳单元用于组装钢丝预处理生产线具有占地面积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拨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拨壳组件的正视图。
图5为拨壳组件的侧视图。
其中:
拨壳单元机架1.1、拨壳组件紧固底板1.2、拨壳组件调节支架1.3、拨壳组件底板1.4、拨壳组件底座1.5、拨壳组件上支座1.6、拨壳组件调节座1.7、拨壳组件调节丝杆1.8、拨壳组件整直轮1.9、拨壳组件防尘圈1.10、拨壳组件定位挡圈1.11、拨壳组件弹簧螺母1.12、拨壳单元进线井字架1.13、拨壳单元漏斗1.14、拨壳单元罩壳1.15。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5,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拨壳单元,它包括拨壳单元机架1.1,拨壳单元机架1.1上从右向左设置有两组拨壳组件,两组拨壳组件分别设置于一个带有斜面的拨壳组件调节支架1.3上,拨壳组件调节支架1.3设置于拨壳组件紧固底板1.2上,拨壳组件紧固底板1.2设置于拨壳单元机架1.1上。其中两个拨壳组件调节支架1.3的斜面角度相差90度,使得第一组拨壳组件与第二组拨壳组件的夹角为90度。拨壳组件包括拨壳组件底板1.4、拨壳组件底座1.5、两个拨壳组件上支座1.6、两个拨壳组件调节座1.7、两个拨壳组件调节丝杆1.8以及五个拨壳组件整直轮1.9,所述拨壳组件底板1.4设置于拨壳组件调节支架1.3的斜面上,从而拨壳组件底座1.5也斜向设置于拨壳组件底板1.4上,拨壳组件上支座1.6斜向设置于拨壳组件底座1.5上,其中拨壳组件上支座1.6上活动设置有拨壳组件调节座1.7,通过拨壳组件调节丝杆1.8可以调节拨壳组件调节座1.7在拨壳组件上支座1.6上的高度,在拨壳组件底座1.5上通过垂直于拨壳组件底座1.5的轴设置有三个拨壳组件整直轮1.9,在两个拨壳组件调节座1.7上通过垂直于拨壳组件调节座1.7的轴设置有两个拨壳组件整直轮1.9,五个拨壳组件整直轮1.9呈三下二上错位布置。下方的三个拨壳组件整直轮1.9为拨壳组件固定轮,三个拨壳组件固定轮高度一致,拨壳组件固定轮中心水平距离为255mm,上方的两个拨壳组件整直轮1.9为拨壳组件调节轮,两个拨壳组件调节轮高度一致,拨壳组件调节轮中心水平距离为255mm,五个拨壳组件整直轮1.9之间水平方向的间距均为127.5mm,通过拨壳组件调节丝杆1.8可以调节上方的两个拨壳组件整直轮1.9的高度,工作状态下调节拨壳组件调节轮的高度,使得拨壳组件固定轮与拨壳组件调节轮错位高度为5mm-15mm,使得钢丝在拨壳组件固定轮与拨壳组件调节轮之间曲线行进以达到拨壳的目的。拨壳组件整直轮1.9外侧的轴上设置有拨壳组件防尘圈1.10,轴的外端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拨壳组件定位挡圈1.11以及拨壳组件弹簧螺母1.12。第一组拨壳组件与第二组拨壳组件的夹角为90度,从而使得第一组拨壳组件的拨壳组件整直轮1.9与第二组拨壳组件的拨壳组件整直轮1.9的夹角为90度。作为一种优选,第一组拨壳组件向后上方倾斜45度,第二组拨壳组件向前上方倾斜45度。第一组拨壳组件的拨壳组件整直轮1.9与第二组拨壳组件的拨壳组件整直轮1.9的夹角为90度可以使得钢丝在拨壳组件固定轮与拨壳组件调节轮之间曲线行进拨壳时对钢丝外圆无死角拨壳。所述拨壳单元机架1.1的右端进线处还设置有拨壳单元进线井字架1.13,拨壳单元进线井字架1.13从右向左依次包括进线框以及进线导轮,两组拨壳组件下方的拨壳单元机架1.1上设置有拨壳单元漏斗1.14,拨壳单元机架1.1顶部设置有可开合的拨壳单元罩壳1.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新华橡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新华橡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51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