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合手部锻炼的健身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3445.X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6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5/00 | 分类号: | A61H15/00;A63B23/1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海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01 | 代理人: | 孟树勋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合 锻炼 健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理疗装置,特别是一种适合手部锻炼的健身棒。
背景技术
目前,有关健身棒具有保健作用的技术相对较多,CN203829282U公开了一种具有磁疗保健作用的健身棒,具有圆柱体形的棒体,所述的棒体沿其轴线方向具有一个正三棱柱形的空腔,该空腔内镶嵌有一个正三棱柱形的橡胶芯,橡胶芯的三个侧面的中间位置皆具有一个凹槽,每个凹槽沿棒体的轴线方向延伸至棒体的两个端面,每个凹槽内具有尺寸相同的长方体形的多个永磁体,每个凹槽内的这多个永磁体中相邻的两个永磁体的极性相反即一个永磁体的N极朝外、另一个永磁体的N极朝内,在与每个凹槽内的这多个永磁体相对应的位置,棒体上具有与每个永磁体一一对应的多个透磁通道而共形成沿棒体轴线方向分布的三排透磁通道。CN202288763U公开了一种滚动按压健身棒,具有两个圆柱体形的手柄、位于所述的两个手柄之间的圆柱体形的棒体,其特点是所述棒体的圆周面上具有一个开口凹槽,所述的开口凹槽沿棒体的轴线方向呈螺旋式设置,所述的开口凹槽内嵌有弹性橡胶条,所述的弹性橡胶条的外表面与所述棒体的圆周面相吻合。CN202236213U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健身棒,具有手柄、圆柱体形的棒体,其特点是所述的棒体的圆周面上具有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四行开口凹槽,所述的每行开口凹槽呈径向设置并皆延伸至棒体的两个端面,所述的每行开口凹槽内皆镶嵌有一个橡胶条,所述的每个橡胶条的上端面高出棒体的圆周面0.5~2毫米;相邻的两行开口凹槽之间的棒体的圆周面上,皆设有呈间隔分布的多个凹陷。以上这些技术对于如何使本申请的健身棒适合手部锻炼,而且使用效果好,并未给出具体的指导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合手部锻炼的健身棒,它使用效果好,而且结构简单,携带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合手部锻炼的健身棒,具有圆柱体形的棒体,棒体的外圆周面上带有多个凸起,其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棒体带有位于其中心的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两端各由一个与棒体螺纹连接的端盖封堵,圆形通孔的内壁上沿其圆周方向固定有多个独立分布的叶片,每个叶片的自由端带有一个弯钩,圆形通孔内装有砂子。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每个叶片最好沿所述圆形通孔的内壁延伸至棒体的两端。所述的每个叶片与其带有的弯钩所成的角度最好为70°~75°,优选7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棒体带有位于其中心的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两端各由一个与棒体螺纹连接的端盖封堵,圆形通孔的内壁上沿其圆周方向固定有多个独立分布的叶片,每个叶片的自由端带有一个弯钩,圆形通孔内装有砂子。这样,使用者双手握住棒体,用手转动棒体(图2中n为棒体的转动方向),棒体内的叶片、弯钩将砂子升起,砂子随叶片转到一定高度后又落下,此过程中砂子对棒体的作用力是变化的,因此棒体的外圆周面上的多个凸起对使用者双手的作用力是变化的,从而对手部(手心)区域产生的刺激力是变化的,易于降低或者消除手部区域的疲劳感和疼痛感。经试验,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降低或者消除手部的疲劳感和疼痛感,有效率达90%以上。因此说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好。同时它结构简单,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2中n为棒体的转动方向)。
图3为图2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叶片4与其带有的弯钩41所成的角度为70°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适合手部锻炼的健身棒具有圆柱体形的棒体1,棒体1的外圆周面上带有多个凸起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棒体1带有位于其中心的圆形通孔11,圆形通孔11的两端(或者说是棒体1的两端)各由一个与棒体螺纹连接的端盖2封堵,圆形通孔11的内壁上沿其圆周方向固定有多个独立分布的叶片4,每个叶片4的自由端带有一个弯钩41,圆形通孔11内装有砂子5。上述每个叶片4沿所述圆形通孔11的内壁延伸至棒体1的两端。上述每个叶片4与其带有的弯钩41所成的角度为70°~75°(本实施例选用70°)。上述棒体1、端盖2、凸起3、叶片4(含弯钩41)可以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叶片4可以与圆形通孔11的内壁焊接,凸起3还可以由橡胶材料制成。
使用时,使用者双手握住棒体,用手转动棒体(图2中n为棒体的转动方向),棒体内的叶片、弯钩将砂子升起,砂子随叶片转到一定高度后又落下,此过程中砂子对棒体的作用力是变化的,因此棒体的外圆周面上的多个凸起对使用者双手的作用力是变化的,从而对手部(手心)区域产生的刺激力是变化的,易于降低或者消除手部区域的疲劳感和疼痛感。经试验,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降低或者消除手部的疲劳感和疼痛感,有效率达90%以上。因此说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好。同时它结构简单,携带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34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皮肤药物熏蒸治疗器
- 下一篇:局部加压充气按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