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的小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22613.3 | 申请日: | 2015-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5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杨世红;乔占军;赵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煤集团神木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B1/20 | 分类号: | B62B1/2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谈耀文 |
| 地址: | 719300 陕西省榆***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折叠的小车。
背景技术
在煤矿行业中,皮带队工作人员日常检修工作中使用电气焊的情况较多,因此常需要人力将电气焊用的气体瓶运输至焊接地点,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现有的搬运车虽然能够节省人力,但是其占地面积较大,矿井下的空间有限,因此搬运车占用空间将会导致施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小车,解决了现有运输车存在的占用空间大而导致的施工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的小车,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车杆架,两根车杆架的下端水平设有支撑板,两根车杆架之间垂直焊接有连杆,连杆靠近支撑板设置,连杆的两端分别设有车轮,支撑板与两根车杆架垂直,两根车杆架的上端朝下弯曲形成手把,两根车杆架之间还焊接有支撑挡杆,支撑挡杆与连杆平行,每根车杆架的杆体中间位置处设有转轴,车杆架从转轴处分为可折叠的上杆体和下杆体,下杆体上固定有环形套扣的一端,上杆体上设有与环形套扣相配合的扣座,环形套扣的另一端套在扣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支撑挡杆朝上弯曲成拱形,支撑挡杆的两端均悬空,支撑挡杆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支撑挡杆之间相互平行且间隔相同,每个支撑挡杆上设有橡胶垫,橡胶垫与支撑挡杆的形状相适应。
其中三个支撑挡杆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中间位置的支撑挡杆上设有U形卡座,U形卡座的开口与手把的弯曲方向相同。
其中每个支撑挡杆两端均设有扣环a,两个扣环a之间设有链索,链锁为长度可增减的环环相扣结构,链索的两端均呈挂钩状与两个扣环a连接。
其中手把外部包裹有橡胶外壳,橡胶外壳上设有与手指形状相适应的弧形凹槽,手把朝下弯曲的角度为135°~175°。
其中支撑板的侧面A上连接支杆a的一端,支杆a的另一端固定在靠近侧面A的车杆架上,支杆a、侧面A及靠近侧面A的车杆架构成三角形框架;支撑板的侧面B上连接支杆b的一端,支杆b的另一端固定在靠近侧面B的车杆架上,支杆b、侧面B及靠近侧面B的车杆架构成三角形框架;
其中侧面A与侧面B为支撑板上的两个相对侧面且均与车杆架垂直。
其中两个车轮均为真空橡胶轱辘。
其中车杆架及支撑挡杆均为中空钢管。
其中两根车杆架的外侧均设有工具箱。
其中两个手把的端部分别设有扣环b,两个扣环b中分别系有麻绳的一端,麻绳与两个扣环b连接成圈,麻绳上套接有可移动的防磨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小车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两侧设有车轮,在运输气瓶之前,将小车直立,支撑板紧贴地面,将气瓶移动至支撑板上,然后就可将气瓶搬运至施工地点,十分省时省力,也避免了工人与气瓶的过多接触而产生的安全问题,而且本装置中的车杆架为可折叠结构,在将小车使用完毕后,可折叠起来,避免了占用空间而对施工带来不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的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车杆架1的机构示意图。
图中,1.车杆架,1-1.上杆体,1-2.下杆体,2.支撑挡杆,3.手把,4.麻绳,5.扣环a,6.链索,7.连杆,8.车轮,9.支撑板,9-1.侧面A,9-2.侧面B,10.支杆a,11.支杆b,12.工具箱,13.U形卡座,14.扣环b,15.防磨垫,16.转轴,17.环形套扣,18.扣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的小车,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车杆架1,两根车杆架1的底部设有支撑板9,两根车杆架1之间垂直焊接有连杆7,连杆7靠近支撑板9设置,连杆7的两端分别设有车轮8(两个车轮8分别位于两个车杆架1的外侧),支撑板9与两根车杆架1垂直,两根车杆架1的上端朝下弯曲形成手把17,两根车杆架1之间还焊接有支撑挡杆2,支撑挡杆2与连杆7平行,每根车杆架1的杆体中间位置处设有转轴16,如图2所示,车杆架1从转轴16处分为可折叠的上杆体1-1和下杆体1-2,下杆体1-2上固定有环形套扣17的一端,上杆体1-1上设有与环形套扣17相配合的扣座18。环形套扣17与扣座18在车杆架1的背面(即与支撑挡杆2的开口方向相反,支撑挡杆2的开口朝向为车杆架1的正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煤集团神木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未经陕煤集团神木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26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