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高速传输线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2099.3 | 申请日: | 201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9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石刘建;杨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0 | 分类号: | H01B11/00;H01B7/17;H01B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薇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速 传输 线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高速传输线缆。
背景技术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各种高新技术和产品不断更新,因此对传输信息的载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信息传输数量大,效率要高,兼容性广泛,能抵抗电磁干扰等等。目前USB线缆广泛用于数据传输领域,如从PC到手机、数码相机、扫描仪、图像设备、磁带和软驱等等,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随着3D技术、云技术、4G以及5G的发展,信息量越来越大,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也越大,目前的USB线缆传输在使用时会显得力不从心。如传输一个超高清2GdB甚至更大的视频需要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严重影响效率。因此需求一种超高速线缆来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高速传输线缆,可达到普通传输线缆USB传输速率的20倍,能克服现有技术传输速率较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高速传输线缆,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被层、编织屏蔽层、铝箔屏蔽层及被所述铝箔屏蔽层包覆的线组,所述线组包括至少一条第一信号传输线、第二信号传输线、识别控制线、电源线、地线和若干填充物,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由外向内依次包括热融麦拉层、铜箔屏蔽层、缠绕屏蔽层、绝缘层和导体,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线由两根控制线绞合形成,用于兼容目前的数据传输线。
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采用双层屏蔽,可以有效防止信号传输之间相互干扰,并能起到较好的屏蔽效果,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的缠绕屏蔽层由0.05mm~0.06mm的铜丝构成,经过缠绕机器均匀紧密的缠绕在所述绝缘层的表面,形成同轴线,屏蔽外界的电磁干扰。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的铜箔屏蔽层由15um~25um厚度的铜箔构成。经过绕包机器光滑的包覆在所述缠绕屏蔽层的表面。铜箔作为一种很好的屏蔽材料包覆在缠绕屏蔽层外侧,营造一个密闭的环境,弥补铜丝缠绕屏蔽的不足,加强屏蔽效果。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的热融麦拉层由15um~25um厚度的PET构成。经过高温以后,紧密包覆在铜箔外面,即起到绝缘作用又不至于铜箔松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外被层采用聚氯乙烯或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成。增强线材的机械性能,提高线缆的抗弯折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编织屏蔽层由铜丝或铝镁丝绞合而成。所述编织屏蔽层优选由直径0.08mm或0.10mm铜丝构成,起到屏蔽效果同时也能抵抗线材的抗挤压性能。
进一步:所述铝箔屏蔽层采用铝箔材质制成。铝箔可提高屏蔽效果,保证内部信号传输不受到外部电磁波的干扰。
进一步:所述识别控制线由铜丝和包覆在其外层的聚氯乙烯或聚烯烃构成。所述识别控制线优选为4条,可以选取使用其中的部分或全部使用,其直径优选为0.50mm~0.80mm。其外层的绝缘材料还可以选择其他的绝缘材质,比如尼龙、聚苯醚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
进一步:所述电源线由铜丝和包覆在其外层的聚氯乙烯或聚烯烃构成。所述铜丝由绞合的镀锡铜构成,可提高强度,避免铜氧化及腐蚀,提高可焊性、可靠性、美观性。所述电源线的直径优选为0.8mm~1.0mm。其外层的绝缘材料还可以选择其他的绝缘材质,比如尼龙、聚苯醚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
进一步:所述地线采用铜丝制成。根据外部需要使用其中的一根或全部使用,由若干0.05~0.08mm铜丝构成。
进一步: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的导体由若干直径为0.05mm的纯铜线组成。纯铜线的阻抗较小,传输效率较高,成本相对较低,性价比高。当然,也可采用镀银线,信号传输性能会更加稳定。
进一步: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的绝缘层为发泡聚烯烃。发泡聚烯烃具有等效介电常数小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小,在超高频率传输时信号衰减小,因此具有优良的传输性能。
进一步:所述填充物采用棉绳、聚丙烯绳或玻璃纤维绳制成。棉绳用来增加内部线组的柔韧性,使得在弯折情况下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当然所述填充物也可以采用其他柔性材料,比如聚丙烯绳、玻璃纤维绳等。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第一信号传输线,使原来的半双工传输模式更改为全双工传输模式,大大提高速据的传输效率。为了有效防止每根信号线传输的信号之间相互干扰,通过加强缠绕屏蔽层和铜箔屏蔽层,从而解决了此问题。通过设置填充物,使线缆具有较好的抗弯折和抗冲击,同时填充空隙,保证线材的圆整性,外形也美观。此线材传输速率高,工艺易加工,能满足后续发展高传输的需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新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20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无引线电阻实施过载的夹具
- 下一篇:电子计算机用本安型电力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