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尖端弯曲的安全型胸腔引流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21748.8 | 申请日: | 2015-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5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洵;赵弘卿;吕蕾;朱湘云;韩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张涛 |
| 地址: | 214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尖端 弯曲 安全 胸腔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流管,尤其是一种尖端弯曲的安全型胸腔引流管,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胸腔积液、血胸、脓胸或气胸病人,需要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而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式时,需要放置胸腔引流管。一般地,放置引流管的过程为:切开皮肤,然后使用止血钳分离皮下组织、肌肉及筋膜,再使用止血钳尖端戳破胸膜,以形成一个隧道,将胸腔引流管置入所述形成的隧道内。
由于止血钳头部为弧形,因此皮下形成的隧道也是以弧形为主的不规则状。而目前带内芯的胸腔引流管均为直针,而且尖端锐利,进入皮下隧道时,由于难以沿止血钳开拓的弧形隧道前进,置入困难,且易伤及肋间神经血管,如直接用力,带内芯的引流管在穿破胸壁后,容易由于惯性刺入胸腔,伤及肺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尖端弯曲的安全型胸腔引流管,其结构紧凑,实用方便,避免置入时造成的损伤,安全可靠。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尖端弯曲的安全型胸腔引流管,包括引流外管以及位于所述引流外管内的导向内管;所述引流外管的头端以及导向内管的头端均呈弧形。
所述引流外管、导向内管弧形的弯曲方向相一致,且引流外管、导向内管的头端弧度与止血钳的弧度相同。
所述引流外管头端的弧度为10°~30°,导向内管头端的弧度为10°~30°。
所述引流外管上设有若干贯通引流外管的导流孔。
所述引流外管的尾端设有外管接头,导向内管的尾端设有导向执柄,所述导向执柄的宽度不小于外管接头的口径。
所述外管接头内设有连接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引流外管的头端以及导向内管的头端均呈弧形,引流外管头端的弧度、导向内管的弧度可以与止血钳的弧度相一致,从而可以便于用力通过皮下隧道进入胸膜腔,不至于损伤肋间血管和神经,以及胸腔内的肺脏,实用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引流外管、2-导向内管、3-导流孔、4-外管接头以及5-导向执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了能避免置入胸腔引流管时造成的损伤,本实用新型包括引流外管1以及位于所述引流外管1内的导向内管2;所述引流外管1的头端以及导向内管2的头端均呈弧形。
具体地,引流外管1采用软性材料制成,导向内管2采用硬性材料制成,导向内管2在引流外管1内,以防止引流外管1在置入由止血钳形成的隧道过程中发生弯曲。将引流外管1的头端、导向内管2的头端均设置呈弧形,由于止血钳的头部为弧形,利用引流外管1、导向内管2端部的弧形可以沿止血钳已经开拓的皮下隧道前进,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管时的用力方向为沿着肋骨上缘内前45°,从而能防止患者皮肤肌肉滑动,定位变化,刺伤上一肋下缘的血管神经,且能防止垂直用力穿过胸壁时,穿刺针进入胸腔后阻力消失,插入过深,惯性刺伤肺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引流外管1的头端、导向内管2的头端均是指需要置入止血钳形成隧道内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外管1、导向内管2弧形的弯曲方向相一致,且引流外管1、导向内管2的头端弧度与止血钳的弧度相同。具体实施时,所述引流外管1头端的弧度为10°~30°,导向内管2头端的弧度为10°~30°。
所述引流外管1上设有若干贯通引流外管1的导流孔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引流外管1置入后需要将导向内管2从引流外管1内去除,引流外管1利用导流孔3能将积液等引出,且引流外管1的头端呈弧形,能避免在引流式的堵塞。
所述引流外管1的尾端设有外管接头4,导向内管2的尾端设有导向执柄5,所述导向执柄5的宽度不小于外管接头4的口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外管接头4内设有连接内螺纹,通过外管接头4能与三通连接,从而将引出的液体收集或排出。利用外管接头4对导向执柄5的阻挡,能保证导向内管2在引流外管1内的导向位置,便于在导向置入后从引流外管1内拔出。
本实用新型引流外管1的头端以及导向内管2的头端均呈弧形,引流外管1头端的弧度、导向内管2的弧度可以与止血钳的弧度相一致,从而可以便于用力通过皮下隧道进入胸膜腔,不至于损伤肋间血管和神经,以及胸腔内的肺脏,实用方便,安全可靠。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等同手段,均在本专利要求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17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可剥开鞘的鹰嘴型尿道扩张器
- 下一篇:一体化安全固定别针





